鞍鋼張曉剛:國際化多角化 內外兼修助鋼企逆市突破

時間:2012-06-29 14: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國際化”“多角化” 內外兼修助鋼企逆市突破

  近日,由世界鋼鐵動態(WSD )和《美國金屬市場報》(AMM)評出的“世界鋼鐵業遠見獎”揭曉,擔任世界鋼鐵協會主席的中國鞍鋼集團總經理張曉剛獲此殊榮,成為第二位問鼎這一最高等級國際鋼鐵獎項的中國大陸鋼鐵業領袖。

  本報記者為此專訪張曉剛。面對今年以來鋼鐵行業陷入深度虧損的不利形勢,鞍鋼在內抓管理、外部開拓、國際化戰略、多角化經營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舉措,對國內同行具有借鑒意義。

  記者:首先,祝賀張總獲得國際鋼鐵業的這一很有分量的大獎。今年以來全國鋼鐵業陷入價格下滑、需求不旺的困境,一季度遭遇進入新世紀以來第一次全行業虧損。在這一不利形勢下,鞍鋼如何保持競爭力?

  張曉剛:謝謝!眾所週知,中國鋼鐵業不僅在産量上連續16年世界第一,在品質上也可以與世界上著名鋼鐵企業競爭,産品和服務得到世界頂級品牌用戶的認可,這個獎項頒給我,是對中國鋼鐵在世界舞臺上日益崛起的認可。

  但是,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對鋼鐵業十分不利,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統計,今年一季度實現利潤為-10.34億元,鞍鋼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現這一狀況,既有市場原因,也與行業近10年高速發展積累了太多問題有關。我國鋼鐵業産能嚴重過剩,産業同質化和品種同質化突出,現在生存發展的唯一齣路就是提升競爭力。

  在當前市場形勢下,市場上原料和鋼鐵價格是相對剛性的,只有靠加強管理、技術創新、産業鏈整合和資源重新配置等方式來降低系統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為適應鋼鐵業的新變化和鞍鋼發展的新要求,近幾年鞍鋼把推進變革創新、加速四個轉變,提高企業持續的國際競爭力為主攻方向,此外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通過推進變革創新、實施全系統對標、開展管理提升活動等,圍繞降本增效、扭虧為盈這一中心工作,充分挖掘潛力,5月份實現當月盈利。

  記者:鞍鋼鲅魚圈項目投産3年多了,目前運轉情況如何?新工廠給鞍鋼帶來了哪些變化?

  張曉剛:鞍鋼鲅魚圈基地是中國落實鋼鐵産業發展規劃,批准建設的首個沿海佈局鋼鐵基地。新廠坐落于東北第二大港營口鲅魚圈,打破我國長期在內陸佈局鋼鐵企業的瓶頸,借助物流優勢打造原料、成品兩頭在外發展模式。在工藝流程上遵循短流程、低熱損原則,提高能源和生産效率。新廠年産鋼650萬噸,噸鋼産能佔地面積、綜合投資成本均處於世界最低水準,全員勞動生産率達年産1600噸鋼,高居全國第一。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鲅魚圈工廠的裝備技術水準是世界一流的。

  新廠自2008年9月建成就連續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二次低迷等不利因素,鞍鋼通過推行精細化管理,提升了它的運作效能。鲅魚圈分公司採取一級管理事業部自主負責制,摒棄金字塔式組織架構,採取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減少管理層級。今年以來,鞍鋼率先在鲅魚圈分公司實施成本模擬市場核算機制,根據市場成品價格,模擬倒推出煉鐵、煉鋼、軋鋼等生産環節成本,分攤到每個作業區、班組頭上,這讓職工的節本增效意識大大增強。

  鲅魚圈基地投産3年多來,從生産磨合期、穩定期進入提升期,目前絕大多數生産技術指標在全國同行中高居前列,而且煉鐵、煉鋼、軋鋼等生産成本均處於全國最好水準。今年3、4、5月份,新廠投産以來首次實現扭虧為盈,在逆市中保持強大競爭力,成為全國同類産品結構鋼廠中唯一的盈利者。

  鞍鋼力求借助鲅魚圈新廠,在節能減排、綠色製造等全球鋼鐵發展方向上作出表率。目前新廠通過對生産廢棄物回收,實現了負能煉鋼,噸鋼耗新水全國最低、自發電量達到全部用電需求的70%以上,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沒有自備燃煤電廠的鋼鐵項目。同時積極開發海水淡化應用、沿海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前沿清潔能源技術,研發強度高、韌性好、重量輕、壽命長的新一代綠色鋼鐵産品。

  總之,鲅魚圈基地是集鞍鋼幾代人財富和智慧建設的樣板工廠。建國初,鞍鋼是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進入新時期,鞍鋼借助鲅魚圈新廠,力求對內繼續發揮對全國鋼鐵行業的引領作用,對外展示中國鋼鐵企業的良好形象。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