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暢談中國當前工業熱點與難點

時間:2009-09-09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隨著産業振興規劃頒布實施和相關政策措施逐步到位,各項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工業經濟運作企穩回升並向積極方向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今年前兩個月為3.8%,3、4、5、6、7月份分別達到8.3%、7.3%、8.9%、10.7%和10.8%。但是,當前國際經濟下滑趨勢還沒有根本性改變,不確定性因素還很多,工業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不平衡、不協調,一些政策措施落實的難度還很大。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好規劃的落實。 

  工業和資訊化部下一步工作:一是抓緊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的99項實施細則,我部牽頭和參與的分別為27項和55項。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力爭年底剩餘各項實施細則全部出臺。

  二是推動政策的落實、完善。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推動重點産業財稅、價格、金融、外貿等政策落實。對已經出臺的政策,要在實施中不斷完善。對尚未出臺的政策,要協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儘快完成。加大儲備性政策研究,增強工作的前瞻性。

  三是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抓緊項目審核和資金下達工作,儘快下達電子第二批地方項目計劃、地方和中央企業技改項目資金計劃,抓緊落實支援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的專項資金,做好下一輪技術改造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四是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研究制定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以及重點行業兼併重組方案或指導意見。綜合利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淘汰落後産能。研究制定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的思路和措施。

  五是加強對地方落實規劃的指導協調。促進地方規劃與國家規劃的銜接,防止新一輪重復建設,嚴格控制過剩産能擴張和“兩高一資”行業無序發展。對地方創造性落實規劃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及時發掘、總結,加以推廣。

  六是做好規劃實施效果評估、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在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的同時,加強對規劃實施效果的跟蹤評估,並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補充完善。加大産業振興規劃實施的宣傳力度。

  中新社: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少企業陷入困境。融資難、擔保難成為中小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工信部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將採取何種措施?

  李毅中: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中小企業受影響最重,融資難貸款難,各種負擔重,一些政策落實不到位,自身經營管理水準不高,生存壓力前所未有。應該説,沒有中小企業的復蘇就不可能有經濟的真正復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工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也十分明確。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決定成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小組,並從中央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中切出30億元,專門支援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工業和資訊化部將按照中央的要求,及時研究提出政策措施,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中小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同時把解決當前困難和謀求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支援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向“專、精、特、新”以及産業集聚方向發展。

  一是積極創造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展的若干意見。推動落實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今年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從39億元增加到96億元。通過發揮協調小組的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促進資金有效整合使用。加快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的設立。 
 
  二是推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會同銀監、財稅等部門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以262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補助項目為重點,大力推動區域性和省級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設立。推動金融部門完善對小企業信貸考核機制,擴大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推動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配合證監會加快推進創業板市場,推進河南、湖北等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探索研究電子商務網路為中小企業提供聯保貸款模式。

  三是大力推動中小企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結合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推動輕工、紡織和電子資訊領域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總結地方經驗,研究制定增強承接産業轉移能力的政策措施,發佈産業轉移資訊。抓好100個産業集群示範,加強分類指導,促進節能減排和土地集約使用。

  四是推動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以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管理諮詢和市場開拓服務平臺建設為重點,繼續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抓好88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項目。推進中小企業資訊化工程,加大中小企業培訓力度,實施銀河培訓工程,三年完成百萬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加強中小企業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好第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