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暢談中國當前工業熱點與難點

時間:2009-09-09 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您如何看待鋼鐵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據悉,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有關推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目前進展如何?

  李毅中:截至2008年底,中國粗鋼産能達到6.6億噸,從今年的生産和消費分析,預計全年鋼産量可達5億噸左右,考慮到進出口可能基本持平,全年表觀消費量也在5億噸左右,即使考慮到産能合理的發揮比例,鋼鐵産能明顯過剩。2009年上半年,鋼鐵行業固定資産投資再次出現過熱的勢頭,據初步統計,今年1-7月鋼鐵行業累計投資1725億元,其中6月份投資437.5億元,是歷史最大規模,目前在建項目新增粗鋼産能5800萬噸,屆時粗鋼産能將超過7億噸。

  我國鋼鐵工業雖然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在當前擴大內需政策拉動下,掩蓋了部分品種産能嚴重過剩的矛盾。預計隨著市場需求增速減緩及需求結構升級,鋼鐵産能過剩的矛盾還將進一步顯現,有可能相當一批企業再次陷入困境。下一步將嚴禁各地借等量淘汰落後之名,逃避國家環保、土地和投資主管部門的監管、審批,自行建設鋼鐵産能項目。

  目前工信部正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起草“關於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重組工作重點推進以合併、股權收購、資産收購、整體資産交換、債務重組等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兼併重組,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産,整合生産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産運營效率。通過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一批優勢企業,到2011年,使産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産業組織結構顯著改善,形成一批擁有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集團。下一步將結合各有關方面提出的政策措施和修改意見,及時進行補充完善,爭取儘早出臺。

  具體到針對鋼鐵行業企業的聯合重組,我們正在編制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最終形成促進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提出具有前瞻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框架,為如期實現《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目標、促進鋼鐵産業結構調整和振興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按照《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要求,鋼鐵企業聯合重組指導意見於2009年底完成,目前我部正積極開展工作,爭取儘快完成。

  中新社: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出臺了多個工業行業的調整振興規劃,這些規劃目前落實情況如何?工信部還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落實規劃,剩餘各項細則預計何時出臺?

  李毅中:制定和實施重點産業調整振興規劃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所有計劃的重要內容。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規劃落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規劃涉及165項實施細則,已經出臺了66項,其中由我部制定的有31項。這些出臺的實施細則正在發揮著積極作用。31個省區市編制了地方的調整振興規劃或實施意見。制定了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的實施辦法。國家先後七次調整提高出口退稅率,預計全年為工業新增退稅額達1530億元。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淘汰落後和節能減排,制定完善産業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九個工業行業企業兼併重組方案,啟動了汽車、鋼鐵行業重組工作,正在著力推進淘汰落後産能工作,並對各地落後鋼鐵産能進行摸底,要求各地制定淘汰計劃。增加重要工業産品儲備,有效緩解了企業銷售困難和資金緊張的壓力。開展了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取得了較好效果。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