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珍藏在海峽兩岸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在北京太廟通過螢幕實現“合璧”。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袁行霈為活動致辭,並與館員歐陽中石、程毅中、沈鵬、傅熹年、侯德昌、舒乙一起為高倣真的《富春山居圖》題跋。 中新社發 楊慧峰 攝
被臺灣知名評論家陳文茜戲稱為“神經病”的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29日在臺北向中通社記者詳述了促成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的始末。
溫家寶總理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上以《富春山居圖》暗喻兩岸分合,更提及希望此幅畫能夠“合璧”,引發了世人對該畫的關注。劉長樂表示,其實,這個想法鳳凰衛視在2000年已提出,但當時兩岸形勢緊張,條件不成熟,一直到2005年事情才浮出水面。
他透露,是當年一場高爾夫球引發了此次兩岸的歷史合璧。當時他在富春江邊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打球,從場主口中得知該球場的第九個洞為黃公望畫《富春山居圖》的地方,令他對該畫起了興趣。
一幅畫要經過了十年的努力才能合璧,當中的艱辛與執著非常人可以理解,也難怪陳文茜要戲稱一句“神經病”。劉長樂説,這麼多年的執著是因為《富春山居圖》的故事很傳奇,且在兩岸中有非常強烈的象徵性及預示性。
而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曲折,剛開始從沒有人認為可在臺灣展出,都是抱著在第三地展出的方向努力。他説,因為大陸和臺灣方面都想在各自的地方展出,雙方意願都要滿足的話難度太大,當時折中的第三地是在日本或舊金山。
到馬英九上臺後,兩岸關係才緩和,令事件出現曙光。本以為事情將水到渠成時,浙江博物館提出要求臺北故宮承諾回展的時候,事情又僵住了。劉長樂説,由於臺北故宮要求大陸通過“司法免扣押”法,雙方一直在磨合,最後,更要北京多個部門進行協調才能解決。
據了解,除“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外,鳳凰衛視還將贊助臺北故宮其他兩項展出。作為一個生意人和媒體人,為何對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如此熱衷?
劉長樂表示,作為媒體人,自己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初衷是從文化角度考慮,他對於現時中國文化“荒漠化”很著急;而作為生意人,劉長樂坦言,兩岸文化聯展也是大型文化活動,鳳凰衛視就得到了報道的獨家權,並有商業運作的可能。
劉長樂認為,不管兩岸政治和經濟發展到什麼程度,兩岸文化交流實際上是血緣的溝通,從某種意義上講,只要水到渠成,這個溝通是順暢的,且阻力會愈來愈小。對於《富春山居圖》回大陸合璧展出,劉長樂認為,長遠來講還是樂觀的。(周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