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畫水 此岸畫山——兩岸畫家的“山水相約”

時間:2012-02-27 09:00   來源:新華網

  大運河的古韻,阿里山的神奇,把江蘇和臺灣兩地的知名畫家吸引到了一起,他們用石墨丹青完成了兩岸藝術與自然的“山水相約”。

  “情係阿里山——兩岸水墨名家聯展”25日在臺灣中山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展示兩岸畫家筆下的臺灣美景。這是繼“情係大運河”後,兩岸藝術家的再次合作。

  2010年3月,臺灣與江蘇畫家同赴隋煬帝始建的大運河采風,以車馬舟船、水陸並進的方式,細細遊覽了700余裏的江蘇段古運河,之後畫家們閉門造畫半年,共完成作品105幅,“情係古運河——兩岸水墨名家聯展”由此誕生,巡迴兩地六大美術館展出。

  雙方當時即約定,第二輪寫生以臺灣阿里山及周邊勝景為主題,踐行“彼岸畫水、此岸畫山”的山水精神。

  2011年4月,又逢煙花時節,江蘇畫家應邀來臺,與臺灣畫家走訪阿里山寫生,流連在蒼鬱的古神木群、遼闊的鰲鼓濕地、浩渺的外傘頂洲、雲簇的新中橫、秀麗的日月潭間,領會南臺灣神妙之美。

  經過8個月閉門創作後,20位畫家畫出54幅作品,從不同視角詮釋出每個人心內的阿里山。此次兩岸的創作,突破了過去水墨局限在名山大川的窠臼,運用不同於以往的題材,産生新思維,每位畫家所見的阿里山皆有獨特之美。神木林與姊妹潭的傳説,雲影變幻的夕暮朝暉、盤根錯節的聳天巨木、櫻花正妍的初春情景,兩岸藝術家慧眼獨具,手筆都大異其趣,尋找到與山對話的美妙落腳點。

  臺灣作品風格、設色、媒材前進大膽,突出個人風格,思維圓熟,自在得體。畫家江明賢以濃郁的墨色堆棧千年神木的雄勁渾厚;吳士偉跳脫過去擅長的花鳥,畫出鰲鼓濕地中覓食紛飛的萬千候鳥;林章湖眼中阿里山日落前的最後一道余暉,染紅了整座山林;周澄以雅致的櫻花點綴出雲霧繚繞中阿里山的一抹青春;黃才松大膽地運用不同墨色,畫出西南海口的木麻黃;陳朝寶混合水墨、壓克力顏料,渲染阿里山繽紛的色彩。

  大陸畫家技法純熟、接近群眾,生活情境無可不入畫,跳脫鮮活。揚州國畫院副院長安玉民用漫畫形式記錄臺灣林林總總,街道上的機車、駛往外傘頂洲的漁船、高入雲中的臺北101都入了畫;南京書畫院院長朱道平對盤根錯節的阿里山神木最有興趣,以人樹之間超現實的差距,表現出對神木的崇敬;江蘇省國畫院畫家李金國,以臺灣山區的白鼻心、山椒魚為題材,微觀地看見了阿里山之美;無錫書畫院副院長梁元,對臺灣傳統寺廟的剪黏特別有興趣,把嘉義過溝九司廟的牌樓入畫。

  “兩岸的藝術能量在此次采風中互相激蕩,達到極致。”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執行長黃寤蘭表示,兩岸互訪畫山畫水,畫出江南富庶之地的細緻妍媚,畫出南臺奇山異水的壯闊遠邈,互相印證了一段失落數十年的水墨畫史。

  “畫水水生輝,畫山山動情;山水一脈通,兩岸一家親。”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雲表示,願兩地畫家勤走動,多交流,共推中國水墨畫藝術的新發展,共促中華文化在兩岸的大繁榮。

  此次展覽由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與江蘇省文化聯誼會共同舉辦,展覽將於5月9日至27日移師嘉義展覽,預計下半年至大陸巡迴展出,完成兩岸巡迴展。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