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大嶝小鎮”臺灣免稅公園在廈門大嶝島熱鬧開幕,臺北故宮的精倣文物及創意商品也悄然進駐。遠景(故宮)文創生活館是臺北故宮在臺灣及大陸地區的唯一授權經銷商,如今開業三個多月,經營情況究竟如何?臺北故宮精倣文物“登陸”試水,又有哪些出人意料的遭遇?
“黃金畫”成高端客戶新寵
臨近年關,正是採購禮品年貨的好時候。而位於一家商場角落的臺北故宮文創生活館,與相鄰店舖的客如潮涌相比,這家店顯得有些冷清。臺北故宮聞名遐邇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以及大到原比例複製的擺件,小到造型鉛筆、便簽、手機挂件……在臺北故宮,常看到大陸觀光客提著籃子掃貨,到了這裡卻堆滿展櫃少人問津。
不過另一端的貨架有不一樣的景象。複製的古典書畫如 《八駿圖》、《花鳥圖》、《懷素自敘帖》……往往只剩下兩三個卷軸,許多貨架上已經空空如也。
遠景(故宮)文創生活館執行董事高美雅,指著一個空蕩蕩的展櫃稱,這裡本來擺著乾隆御用的“粉彩靈芝紋紫砂方壺”複製品,被長沙的一位老闆掃光了,因而特地從臺北趕過來跟他接洽。
高美雅説,自己並不熟悉複製文物在大陸的市場,當初精選了700多種臺北故宮授權産品拿到廈門,很驚訝于兩岸間的消費差異。這裡的客戶以北京、上海、西安以及東北、山西等地的人士為主,他們專挑歷代書畫名作精品,《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快雪時晴帖》等等,這些作品無論是高端的“黃金畫”還是原比例複製的卷軸,都賣得很好。
不少高檔消費者鍾愛“黃金畫”,因為黃金貴氣又能保值,結合古代書畫顯得高雅,自用送禮兩相宜。
消費者在乎皇家氣派體驗
為什麼這些複製書畫如此受歡迎?導報記者現場採訪了一位正打算購買乾隆“三希堂藏品”桌面屏風畫的顧客。這位先生指著畫上蓋著的 “乾隆禦覽之寶”説,這些東西以前都只有帝王才有機會賞玩,平民老百姓看都看不到。現在只要花幾百塊錢買一個複製品,擺在書桌上就可以隨時欣賞,也享受一下“帝王級”待遇。
相比之下,臺北故宮的“明星”産品“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卻受“冷落”。一些消費者説,到臺北故宮參觀,這兩種展品的周邊商品價格便宜,方便攜帶,又有代表性,很適合帶回送給親朋好友。但如果是在廈門購買,就沒有上述需求。
高美雅表示,廈門店的顧客多是懂得鑒賞的人士,他們會更傾向於購買更具收藏價值的商品,特別在這裡還是免稅待遇,同樣的東西拿去北京、上海,價錢要貴出不少。
精倣一不小心成盜版
高美雅介紹,臺北故宮做“精倣”文物的思路最早受日本啟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臺北故宮委託日本“二玄社”複製過40多件精品書畫,其逼真效果轟動一時。
自2000年開始,臺北故宮又開始數字計劃,將館藏珍貴文物進行數字存檔,再與廠商接洽進行授權合作。可以説,臺北故宮的授權複製品,無論是同比例攝影、電腦製版還是高精度印刷,都是簡單盜版難以達到的技術水準。
高美雅表示,相比大陸文物複製産品良莠不齊的品質,臺北故宮在産品管控上相當嚴格。臺北故宮的每種複製品都有數量限制,而且標有臺北故宮標識的都是“第一版”産品,不可能拿複製品再去複製。以郎世寧的《八駿圖》為例,你看它做成小屏風,價格並不貴,但畫中的柳葉都是纖毫必現,只有臺北故宮的複製品在工藝上才能達到與原作相同的水準。
大陸消費者對臺北故宮精倣文物出手大方的背後,體現的是大陸近年來文物複製行業的風生水起,但市場管理機制的缺失,也造成業內人士擔憂“複製品概念給扭曲為贗品”。
高美雅也坦言,有些客戶在她店裏買了精倣的書畫作品,回去後盜印圖利。不久前,臺北故宮兩員工擅自複製珍貴文物《龍藏經》、《富春山居圖》的數位影像,廉價賣給大陸客戶牟利,造成很壞影響。(《海峽導報》 記者 燕子 林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