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東北方言彪悍卻“賊親切”

時間:2012-12-26 08: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灣人看大陸:東北方言彪悍卻“賊親切”

  馬波(右),驢友們膩稱他皮哥,瀋陽三皮國際青年旅舍老闆,也是本文男主角。左為馬太太。圖自《旅讀中國》(攝影/李旸CTPphoto)

  臺灣聯合新聞網25日刊登最新一期臺灣《旅讀中國》雜誌的文章《歡迎大家到“賊好玩”的瀋陽》,作者在東北認識了開青年旅社的馬波,並從他口中了解到工業老城“瀋陽”的人文面。文章説,“趣味中帶點慓悍卻又充滿親切感,這就是東北”。

  文章摘編如下:

  退出了生意場的皮哥説沒有後悔,“完成自己的夢想更重要,等到有天我走不動了,還可以聽一代代的小驢友在三皮聊天,延續我永遠在路上的夢想”。聽到如此感性細膩的表訴著實令我吃驚,打破了素來東北漢子給人的粗獷印象。

  豪爽、能裝、急脾氣的瀋陽男人

  關於瀋陽男人性格到底怎樣?本身也是瀋陽人的馬太太最清楚,“豪爽、能裝(東北方言,指“好面子”),但不是説説而已,會實在幫人辦事情”,也大男人主義,瀋陽女人卻支援。整體而言,東北男女全都急脾氣,“該打就打,不像南方人吵那麼久也不動手”,剛烈兇猛的性格,多少和滿族文化有關。不少文史專家都認為,東北人具有努爾哈赤後金時期女真人的作風。

  那佔據過近代東北的日俄文化呢?馬波指出,至今只剩下老建築了,在人文方面卻沒留下什麼痕跡。

  其實,瀋陽人和朝鮮族來往更多,西塔一帶號稱小朝鮮。不過,馬波可是在日式老建築中長大的,“日式磚房,有木門可以拉開的和室,我們搬進去後,用較小、較厚的日磚砌上了”。然而,如今那些小時候見過的精緻日屋都被拆除了,很多名人居住過的日俄式老公館也消失了,當地政府只保留了日本大使館級別的宏大建築,這讓馬波遺憾又無奈。

  待客如朋友、講話如親人

  身為土生土長的瀋陽人,又愛旅遊和結交“道友”,他不僅在網上推薦家鄉的美麗,更經常開車帶著入住的驢友們去逛些私房景點。譬如説,認識瀋陽近代發展的好所在──中國工業博物館、經歷義和團之亂燒燬又重生的歌德式百年老教堂──南關天主堂、再現毛主席時代的瀋陽人生活情景──鐵西區的50、60年代生活館。還有918 歷史博物館,比歷史課本好看很多,也更讓人憤慨。當然,他也推薦了一宮兩陵(故宮和福陵、昭陵)、張氏帥府、四塔寺、皇寺這些已成名片的超級景點。

  那到了瀋陽吃什麼最讚呢?馬波的前三名為寶發園四絕菜、馬家燒賣和老洪記餃子館。老字號的老邊餃子意外落選,他説老百姓不會常去吃。至於熏肉大餅,路邊攤的皮更薄又能卷著吃,比李連貴的更對胃口。馬太太則推薦了家常菜,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和俗語説好吃到能“撐死老爺子”的馬鈴薯燉茄子。而呼餅則用一大鍋先燉菜,再將發好的麵糰扣上一起蒸燉,蒸時把菜味融入餅中,有菜有肉有主食一次ok,俗稱“一鍋出”。家常菜最能體現東北人的粗獷,所有的菜、肉或餅都是大塊狀。

  除了烹調,用詞用語在東北也是“愈直率愈好”。在瀋陽若聽到有人説你“賊漂亮”或“老好了”,別以為是罵人喔!其實是讚美。東北人喜歡用賊、老來強調“很”的意思。另外,即使只有20幾歲,只要一結婚就成了“老娘們”,未婚時永遠是姑娘、ㄚ頭或親切的老妹。男人也一樣,年紀再輕一結婚就是“老爺們”,未婚時就是小夥子或兄弟。似乎有點粗俗的東北方言,趣味中帶點慓悍卻又充滿親切感,這就是東北。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