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服務貿易商機至 兩岸交流飆高溫

時間:2013-06-25 13:46   來源:福建日報

  日曆翻到夏至,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宣告來臨,這一天,兩岸經貿交流也進一步升溫。在上海舉行的海協會與海基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順利簽署,從而樹立起了兩岸經貿交流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表示,這是一項互利雙贏的協議,雙方市場開放涉及WTO服務貿易總協定12個服務部門中的11個。這也是一份體現兩岸同胞情意的協議:在服務市場開放的清單上,大陸方面充分體諒兩岸經濟規模的差異、臺灣市場的容量和臺灣同胞的實際困難,開放高於對WTO承諾的水準,涵蓋類別行業之多、開放力度之大,在大陸已簽署的類似協議中前所未有。

  自2008年兩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以來,共簽署18項協議,解決了一系列兩岸同胞關心的經濟、社會、民生問題,對兩岸交往與合作做出了制度化安排,在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認為,這些對話協商營造了60多年來最好的兩岸關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有利於推動兩岸服務貿易發展的進程。未來應繼續加強交流合作,讓兩岸的和平、穩定、繁榮、發展不斷精進。

  根據新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兩岸雙方在ECFA早期收穫基礎上更大範圍地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兩岸服務業合作提供更多優惠和便利的市場開放措施。大陸對臺開放共80條,臺灣對大陸開放共64條,雙方市場開放涉及商業、通信、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等行業。有人將這份協議看作ECFA後續協商的“四駕馬車”之一,大陸以迄今最大力度開放服務市場,向臺灣“大放利多”,它引發了臺灣各界對於兩岸經濟更深度開放的殷切期待。

  臺灣《中國時報》認為,對於服務業佔經濟總量約七成的臺灣而言,這項協議的簽署,將使臺商進軍大陸“如虎添翼”。臺灣《旺報》發表文章指出,由於大陸的産業政策逐漸轉向內需,服務業的發展已成為未來的趨勢。目前,臺灣經濟亟待突破,而臺商又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兩岸服貿協議的簽署有如及時雨,將為當前陷入困境的臺灣産業注入活力。臺灣《經濟日報》社論稱,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臺灣獲得了相當豐碩的成果,可以在未來獲得大量的新投資機會,也為臺灣致力發展國際市場的服務業掌握了廣大的市場基礎。特別是在金融業和電子商務的市場開放上,可以為利差極小的臺灣金融業拓展一個潛力巨大的新市場。

  臺灣金融界專家認為,臺灣金融業由此將擁有一個潛力巨大的新市場。除了營業規模和利潤將可大幅提升以外,眾多訓練有素的金融從業人員也增加了一個可以大顯身手的舞臺;眾多的臺灣商品也可以掌握一個行銷大陸的重要管道,為臺灣的商品出口增添不小的動力。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官員張俊福表示,目前臺灣服務業佔經濟總量的比重約七成。隨著兩岸服務貿易擴大開放,將為臺灣經濟總量增加0.57%。以去年數值來推估,約為2200億元新台幣。6月份正值臺灣大學畢業季,很多新人將投入職場,失業率會比其他月份來得高。張俊福認為服貿協議簽署實施的最大好處是“增加臺灣的就業”,這話説到了臺灣民眾的心坎上。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同時也是一份“互利雙贏”的協議。臺灣方面對大陸服務業作出了一些開放,如已在臺灣設有分行的大陸的銀行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增設分行,大陸的銀聯公司也可申請赴臺設立分支機構。此外,陸資企業可望赴臺投資旅館、餐廳。臺灣服務業因具備研發、創新和靈活開拓海外市場的能力,擁有較先進的管理經驗,也勢必為大陸服務業提供新的發展動力,大陸眾多消費者將由此享受更高品質的服務。

  曾有臺灣經濟專家提出建設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而這個共同市場不僅僅是一個貨物和服務貿易的市場,還是一個包括資本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在內的共同市場。從這個意義上看,服務貿易協議為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邁出了積極的一步。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符合兩岸同胞的福祉,本著互惠互利原則、公平開放精神籤署的這項協議,可以説為兩岸關係的交流互動開啟了新的一頁。(駐臺記者 林娟)

編輯:郜利敏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