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説閩臺緣:兩岸共祀張真君

時間:2012-02-10 10:03   來源:福建日報

張真君祖殿

  與涉臺文物張真君祖殿的相逢算是一場偶遇。

  早就耳聞福州臺江的上、下杭地區是明清時期商賈雲集的發財旺地,至今留有不少古跡,春節後便前去探訪。徜徉下杭路時,無意間看見一條小巷口橫跨著“雙杭社區”的拱匾,便好奇地鑽進巷子一探究竟。石板鋪地的小巷被兩側的高墻夾峙顯得深邃而幽長,左側是灰色的水泥馬頭墻,墻頭枯草飄搖,右側禇紅色的風火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三通橋下巷”,藍底白字的牌子就鑲在禇紅色的墻面上。巷子的盡頭是一片空埕,渾濁的星安河水從埕前緩緩流過,雄偉的張真君祖殿便建在埕前,乍見之下,有種穿越古今時光倒流之感。

  張真君祖殿坐北朝南,佔地約1000平方米,正面為牌樓式磚墻,大門上直書“旨奉祀典”,下橫書“張真君祖殿”貼金匾額。重檐歇山頂,抬梁穿鬥式構架,飛檐翹角,古樸堂皇,顯得十分氣派。大殿由18根方形、圓形石柱撐起,面闊三間,深四間,高8.5米,殿內依序有藻井戲臺、供採光的雨蓋天井、廊廡、正殿,中祀張真君神像,後殿為文昌閣和臨水宮。據悉,此殿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至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這張真君是何方神聖,為何能被如此隆重地奉祀?原來他俗名張慈觀,是永泰縣月爿洲人,生於唐天祐年間的一戶農家,長大後當過傭工。傳説他體魄健偉,精通武術,且為人急公好義,愛助弱者打抱不平,後被“閭山大法院”祖師許旌揚的弟子收為門徒。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開疆治閩伊始,瘴氣疫癘流行,加上鄉村暴徒到處擾亂,村民苦不堪言。張慈觀學法數載,才藝精進,便下山為民除害,做了不少造福桑梓的好事,如點石化豬、坑伏五鬼等都家喻戶曉。後來他在閩清金沙溪一大石上“坐化升天”,民間為紀念這位行俠仗義修成“正果”的善士,便在閩清金沙建造“張聖君母殿”,在福州他活動和居住過的地方建造“張真君祖殿”。

  “張真君祖殿”殿前為榕樹掩映的星安河,古時在漲潮時會吸納三通河與三捷河雙向的水,形成“聖君殿水兩頭漲”的水文奇觀,中國傳統文化中將“水”喻為“財”,於是上、下杭地區的“商幫”便抱著“財源不盡滾滾隨潮來”的心態,視此為“福地”和發財的“聚寶盆”而紛紛雲集,奉張真君為“商神”,頂禮膜拜,虔誠至極;並把“金融公會”、“商事研究所”設在殿內,作為發佈商情資訊的中心。張真君祖殿對促進福州南臺商貿及文化的發展繁榮功不可沒,上、下杭地區後來成為“閩商”的發祥地之一。

  清末,張真君祖殿成為由商人子弟組成的道教鬥堂——浣心堂的祖堂,張真君鬥堂的創始人之一吳可珍後赴臺灣創辦了臺北三奶宮鬥堂濟功會。如今祀奉張真君的廟宇遍佈臺灣的臺北、宜蘭、新竹、臺中、彰化、雲林、高雄等多個縣市,計有60余座,敬奉在家的家廟逾千座,張真君道教信仰已成為閩臺共同傳揚的宗教文化。

  在臺灣,信眾們習慣敬稱張真君為“法主公”,每年法主公的誕辰祭日都要舉行盛大的迎神會,稱為“大龜會”。屆時廟裏會準備面制的紅龜,以及糯米制的紅龜粿,讓信徒們向神祈求,謂之“乞龜”。乞求時要先在管事處登記,等到第二年必須還願,且須加倍奉還,如果滿三年未還者,管事就將他的姓名寫在紅紙上,貼在廟墻上,俗稱“龜上壁”。還願時,有些人會演戲酬神,敲鑼打鼓地送迎大龜,謂之“還龜”。“乞龜”和“還龜”成為祭主公的重要民俗活動。

  從上世紀80年代起,臺灣張真君宮廟紛紛到福州尋根探源,2009年7月6日,應宜蘭縣晉安宮等張真君廟的邀請,張真君神像首次赴臺進行為期8天的巡遊活動,在當地引起轟動,成為閩臺宗教交流的一大盛事,如今臺北三奶宮等張真君宮廟與福州張真君祖殿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記者 林娟 文/圖)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