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峽論壇的一個配套活動,海峽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3日在福建省德化縣揭牌,這個科普基地將致力于打造兩岸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的交流平臺。
中共德化縣委書記李輝躍表示,德化縣將在科普教育基地配套建設一個生態博物館,以推動兩岸科普教育、科學實驗、教學實踐、培育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在科普基地建設和功能運行的過程中,海峽兩岸有關方面將共同攜手,把它建設成為弘揚生態文明的一個重要窗口,成為惠及兩岸青少年的成長搖籃。
臺灣大學教授王明光說,臺灣與大陸在生態係統、植被類型、動植物種類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值得合作研究。臺灣生態科普教育起步較早,並普及到青少年。通過聲、光、電控制,利用電影放映室,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教育目的。現在越來越多的臺灣中小學生來大陸交流,這也是兩岸合作開展科普教育的好時機。
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雲山脈,與武夷山脈、臺灣山脈組合成為“三山並行”,是研究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親緣關係最為關鍵的區域。自2009年起,由德化縣政府發起,兩岸共同構建起“海峽兩岸生物多樣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合作平臺,戴雲山自然保護區與臺灣大學、東海大學相關機構建立並運行常態的合作機制。此後,臺灣已有十幾個研究機構、大學、社團組織,大陸和國際方面也有20多個專業機構相繼加盟該平臺。(記者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