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陸人文社區——臺灣基層民眾參訪團社區行

時間:2012-05-09 09:08   來源:台灣網

  團員們參觀殘疾人溫馨家園。(台灣網 劉承思 攝)

  來自臺灣的黃玉萍女士説:“在我的家鄉大樹區,社區活動中心遠沒有這裡精緻舒適,我們只有一幢小樓作為活動場所,房間內沒有完善的設施和精緻的裝修,也沒有多種多樣的活動項目,如果想要學習跳舞、料理、書法等,還要自己花錢請老師來教、花錢租房間使用,跳舞之類的活動通常只能在戶外找片空地來進行,不像這裡可以免費使用場地、又有老師免費授課、環境又這麼好,真羨慕這裡的居民。” 

  參訪團成員梁瑞麟先生對殘疾人溫馨家園內的景象感觸頗深,他對記者説:“在臺灣的社區活動中心裏,通常不會設置專供殘疾人使用的場所,甚至在社區中也沒有專門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場所和人員,我們一般會由志工(志願者)在空閒時間輪流照顧有需要的老弱病殘居民,不會像這裡有專職人員負責照顧。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把殘疾人聚集到一起,教他們做一些手工製品以及讓他們學習做飯,這樣既能夠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而這些十分精緻美麗的手工製品也能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對生活更加充滿樂趣和信心。” 

  聽梁先生提到志工,團員吳宗櫻女士告訴記者,在臺灣多數人會自願申請成為志工,並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對社區的綠化、社區建設、需要幫助的居民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志工服務,不像大陸的志願者會在特定的時間或地點聚集在一起進行服務工作。她還提到,在她的家鄉,由於信佛的人很多,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做志工服務時都會牢記佛家“存好心、説好話、做好事”的理念,這也能讓更多的人更好地感受到他們在服務中想要傳達的“愛的關懷”。 

  社區參觀結束了,但團員們對兩岸不同的社區設施和人文建設仍舊充滿興趣,團員中也有人熱情地邀請大陸同胞到他們的家鄉去感受不一樣的社區。一些團員還商量著下次再來大陸的時候,要多去幾個社區感受一下,取長補短,讓自己居住的社區也更加人性化,更加舒適。(記者 劉承思)

編輯:白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