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5日,銀監會發佈了《關於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會2013年8號文),目前,8號文下達已快兩月,其
效應明顯。除了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下滑外,理財産品發行更趨向短期化,其中1至3個月理財産品成為主流。
理財産品發行量下滑
銀率網數據庫統計顯示,4月份(統計時間2013年3月29日至2013年4月28日)各商業銀行共發行2439款理財産品,環比下降12.8%,其中2013年4月各商業銀行共發行人民幣産品2294款,環比下降12.5%。4月份僅一個月以內期限理財産品發行量小幅上升,其餘各期限類型理財産品發行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數據顯示,2013年4月15日當日在售的理財産品達508款,而5月15日當日在售的理財産品減少到343款。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下滑呢?華泰證券蘭州酒泉路營業部投資顧問金鑫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産品的運作主要依託銀行資金池理財。所謂銀行資金池理財産品,是指銀行將募集的客戶理財資金匯集起來形成一個大的資金“池子”,並用這些資金統一運作的理財産品。銀行資金池理財産品在發行時往往僅對資金投向做大致的説明,對具體投資品種、投資比例、風險情況、存續期盈虧狀況等資訊披露不足,使投資者對所投資産品缺乏充分的了解。對此,央行發佈的報告表示,“銀行資金池理財産品存在不單獨核算投資收益、期限錯配、資産和負債雙重表外化、資訊不透明、權責不明確(尤其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等潛在風險。”
為規避因銀行理財産品資訊不透明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今年3月25日,銀監會發佈了《關於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對銀行理財産品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産的行為進行了約束,在要求資金來源一一對應之外,還提出了限額管理的原則。金鑫認為,嚴控風險的結果必然就是産品數量的下降,非保本的理財産品少發或者不發。目前的這種情況,是對政策解讀反應,而且效果比較明顯,這至少説明,政策的執行力度還是不錯的。
長期産品蹤跡罕見
黃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到銀行購買理財産品,最近她想購買投資期限較長的産品,可是跑了不少銀行,發現銀行力推的是短期理財産品,而此前發行一直火熱的長期理財産品卻很少,基本成了“陪襯品”。同樣,在保險公司工作的劉先生表示,單位附近一家銀行半月之前還有多款半年期以上的理財産品,現在理財産品30天到90天之間的成了“主流”。
據不完全統計,蘭州當地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5月16日當日在售的人民幣理財産品超過50款,産品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寥寥無幾,投資期限在半年的也不多,而多數産品投資期限則為30到90天,從類型看,保本浮動收益型産品佔比進一步上升,從收益看,收益多在4%左右,超過5%的不多見,不少類型産品收益同比有所下滑。同時有統計數字顯示,5月上旬銀行理財産品發行841隻,半年期以內理財産品收益率上限為4.06%—4.25%,而2—3月的時候同一款期限的産品收益率還能達到4.6%—4.8%。説到收益率下降的問題,金鑫認為,除了監管力度加強,壓縮一部分利潤空間外,此外還有商業銀行私人有效貸款需求不足、存貸比要求放鬆銀行降低利息吸引貸款、今年銀行業盈利增長能力大幅下降等原因。
那麼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産品的時候,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金鑫提醒廣大消費者,銀行理財産品,從收益預期上看,分為保本和非保本,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從投資期限上看,投資期限涉及到資金流動性的問題,通常而言,理財産品的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市民選擇之前要平衡一下收益和流動性。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不等於實際收益率,要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力的産品,要仔細分析産品收益類型。
標簽:商業銀行金鑫保本理財發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