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大理財高收益憑空蒸發 只因名詞解釋
“收益率”是理財產品的金字招牌。但預期收益率、實際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概念不清都能讓你零收益。
據齊魯晚報10月22日報道,市民王女士在講述她的一次理財經歷時表示,因為認購起點較高,去年她和幾個朋友一起湊了100萬,購買了光大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結果一年後到了期,100萬只剩下差不多91萬,虧了9%。當時光大銀行的一位理財經理跟她講,收益率比銀行利率高得多,最高可以達到10%。王女士表示當時並不知道知道收益和預期收益的區別,如果當初銀行告知這款理財產品可能會存在9%—10%的虧損率,她和朋友是不會買的。“買的時候一個勁說好,說收益高,等到了期,賠了,就沒人管了。”王女士說,在他們的資金出現大量虧損後,當初的承諾完全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