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經濟之聲評論員侯傑今天點評的題目是:中融信托資產危機來臨,信托產業擊鼓傳花風險加劇。
侯傑:這兩天看到一條消息,在遍尋不到下家接盤的困境之下,被信托業稱之為最著名的爛尾房地產信托青島凱越中心房地產信托項目涉及的房產在12月12日準備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公開拍賣,用以來償還投資人的債權。這個應該是今年房地產信托兌付高峰當中的首例用拍賣形式完成的信托資產的處置。信托資產最終是不是能夠賣出去,是不是能夠賣出一個比較好的價格最終完整的讓中融信托能夠收回信托資金尚未可知。
提請這次拍賣的債權人正是曾經為這個項目募集了大量開發資金的中融信托。這個項目的信托合同是這麼寫的,2012年10月份中融信托發行成立中融青島凱越信托計劃,為凱越中心募集了3.8億資金,計劃存續期一共是18個月,而且是在可滿12個月之後進行提前結束。也就是說按照合同的要求,兌付最終期限是今年的4月份。而到目前已經拖了將近八個月。
其實要說房地產信托在兌付方面出問題,今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且信托的存續期多在1.5年到兩年之間。經過2010到2011年房地產信托的瘋狂發行,在今年以及明年將成為房地產信托兌付的高峰期,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2012年全面需要兌付的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高達1759億,1759億當中如今有不少已經出問題了。比這回中融信托的問題出的更大一些已經上到法院拍賣了。
為了應對房地產信托的集中兌付,如今在信托業其實明確了幾種方式。包括信托公司或者是信托公司的大股東自己掏資金來接盤;另外還有地產私募或者是資產管理公司,也就是說我們經常說的第三方公司進行接盤。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房地產信托項目出現了一些提前兌付,很多投資者覺得提前兌付可能效益不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種提前兌付往往是因為部分的項目可能需要展期延期而有下家接盤而提前結束的。另外今年也曾發生過像華澳信托和開發商對簿公堂的案例,但是在進入司法程序的同時,華澳信托也是通過房屋銷售回管,延期完成了相關信托的兌付。
其實目前我們最擔心的就是青島凱越的這個案例,一旦出現問題,無疑會給部分曾經嘗試以資金接力的方式將信托產品擊鼓傳花繼續下去的信托公司和地產私募敲響了警鐘,未來這個遊戲可能會玩不下去了。我們再來說說青島凱越中心具體的項目怎麼做了一個擊鼓傳花的資金接力。之所以成為信托業目前最著名的一個爛尾項目,就在這個項目在運作期間曾經發生過第二家信托公司接力發行信托產品的事情,但是由于發行渠道的集體抵制而戲劇化的終止了,這個事情發生在去年的9月份。中融青島凱越信托計劃存續期進入到第11月的時候,按照合同約定中融信托有權在當年10月份也就是進入信托計劃滿12個月的時候提前結束相關的信托計劃,那麼在信托發行市場上恰恰當時蹊蹺的出現了一款四川信托發行的叫做川信青島凱越的信托計劃,這個信托計劃的募集期是在2011年9月到2011年的10月13日,募集期恰好和中融產品的退出期是非常的接近。當時很多投資人包括信托業就質疑是不是四川信托在接盤中融信托,然後發現確實是如此,這種情況就出現了一種借新債還舊債的局面,銀行以及一些大的第三方機構都表示不願意接這樣的項目,于是四川信托最終這個項目並沒有成立。想一想這個項目當時沒成立可能四川信托還挺鬱悶的,但是如今看來幸虧沒成立,如果成立目前青島凱越的爛尾項目可能就會由四川信托背上了而不是由現在的中融信托背上了。應該說四川信托的懸崖勒馬是逃過了一劫。
目前青島凱越項目的資金接力其實在目前的房地產信托兌付高峰期並不是孤立,已經有很多的相關項目出現了。在不少地產私募基金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部分信托公司看來,抄底房地產信托將可能是捕撈中國房地產的投資機會和創富機會。比如說目前開發商通過信托項目的融資成本應該說第一次融資的成本是在16%到17%,而次接力的時候融資利率一般都會高達21%以上,資質較差的項目可能會更高。那麼未來大家再想想,如果到時候還不上20%的年利率那麼房地產可能會更加的危險。
對于抄底資金來說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抄底資金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賭的就是政府未來在2013年可能會有政策上的變化,目前樓市也正在處在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這也是對賭市場當中政策變化的一個邏輯,其實在目前來看還是要提醒各位,如今已經到了房地產信托的高風險期的時候,如今江湖險惡,大家小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