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歐美經濟體紛紛實施新量化寬鬆政策是本輪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原因。美聯儲9月中旬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歐洲央行10月初推出OMT(直接貨幣交易)後,投資者擔心美元價值被再度稀釋,同時期待全球流動性回流新興經濟體,從而推動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諸多貨幣升值。
不過,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是在9月中旬以後才推出,而人民幣等非美貨幣的升值是從7月下旬開始的。招商證券認為,本輪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幕後推手,應該是海外金融體系的修復。該機構分析師表示,儘管2011年多國央行兩次聯手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由於金融體系的互信問題,大部分“堰塞”在歐洲央行賬上,並未注入實體經濟。隨著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7月底表態捍衛歐元,金融市場信心得到提振,流動性開始從歐洲央行賬面流向實體經濟、流向新興經濟體。美歐推出量化寬鬆,又進一步推動了流動性的回流和非美貨幣的升值。
除上述兩個人民幣走強的外部原因之外,我國貿易順差和境內市場參與者行為也不乏助力人民幣升值的因素。分析人士表示,今年3月到7月,由於經濟增速下滑、對外貿易趨於均衡水準,海內外市場上關於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日益升溫,並導致企業和居民大量存匯、結售匯意願下降。隨著QE3的推出,人民幣貶值預期大幅收斂。以NDF市場一年期美元/人民幣報價為例,目前該匯價反映的一年後人民幣貶值幅度為0.75%,比8月下旬時的1.76%顯著下降。在這一背景下,企業和居民結匯意願也隨之上升。企業和居民是面向商業銀行賣出外匯,商業銀行是通過銀行間市場賣出外匯。如果商業銀行賣出意願較強,而央行買入意願不強,即不太願意在盤中進行干預,當美元拋壓較重時,美元對人民幣持續走低就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