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行6、7月份兩次降息,國債、理財産品的收益順勢下滑。記者昨日從各銀行獲悉,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普遍下降到“4”字頭甚至“3”字頭,年化收益率達到5%的已經是鳳毛麟角。
“36天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4.25%”、“179天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4.7%”……記者昨日依次走訪了建行、中行、興業、中信、招行等多家銀行,發現絕大多數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是“4”打頭,能夠達到5%的極少。國有銀行與股份制銀行相比,股份制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普遍高於國有大型銀行。
“今年以來理財産品的收益的確在下降,尤其是經歷過6月和7月的兩次降息後,下降得比較明顯,畢竟很多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是直接與存款利率掛鉤的,降息會直接衝擊理財産品的收益。”一家銀行的理財師説。日前普益財富發佈的數據也顯示,今年1月1日-7月25日期間,國內各大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産品預期收益率呈現明顯下滑局面。
相對理財産品整體下行的趨勢。省會一家銀行的理財師建議,投資者可多比較再選擇,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小股份制銀行採取了更多積極的措施來維持理財産品的收益,因此中小銀行的産品收益率普遍高過大型銀行,不過高收益一般伴隨高風險,投資者在挑選理財産品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和資金實力綜合選擇。此外,在降息通道下,債基的表現不錯,值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