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矛盾延續 國儲或引導棉花後市行情

2012-05-30 10:31     來源:中國證劵報     編輯:范樂

  後期棉花走勢仍依賴國儲政策的引導。同時,下游消費啟動亦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展望後市,預計在三季度將逐步展開2011/12年度棉花的拋售工作,在當前紡織行業消費不振的背景下,棉花市場仍將維持弱勢。若大量拋售,鄭棉震蕩區間或逐漸轉至17000-18000元/噸區間。若未大量拋售,鄭棉在19000元以下窄幅震蕩後,仍可迎來小幅反彈。

  2011/12年度棉花供給壓力仍將延續至2012/13年度,供過於求的矛盾仍將使全球棉花價格維持弱勢。由於我國存在收儲工作,全球主要棉花庫存集中在中國,而當前紡織企業本身因訂單逐步減少,紡織品産量增速下滑。而我國已經發佈了新年度棉花收儲預案,收儲價格進一步提高,至今對於國儲棉的拋售和處理尚未有具體辦法,為後期全球棉花市場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由於前期收儲量較大,一旦不能有序拋售,必將給棉花市場帶來較大利空。

  新年度供需矛盾仍突出

  決定全球棉花價格走勢的主導因素為全球棉花市場的供需關係。2011/12年度棉花大幅豐産是導致近期棉花市場走弱的根本原因。而最新的數據顯示,這種供過於求的局面仍將持續至2012/13年度新年度棉花市場。

  從美國農業部5月份的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來看,新年度全球棉花産量預計為2540.7萬噸,較上一年度低5%,主要産棉國中,除了美國,都會有所下降。而美國棉花總産量會增長9%。全球棉花需求量預計會增長3.3%,而來自中國的需求有小幅減少,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亦是由於中國國內的收儲工作。由於期初庫存較大,消費量沒有實質性增加,2012/13年度,供給超過需求約146.6萬噸,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將連續第二個年度創新高。

  整體來看,本次USDA報告大幅利空棉花市場。從全球棉花市場的産銷週轉情況看,供需矛盾仍將持續到2012/13年度棉花市場,而後期隨著我國國儲棉庫存的釋放,將打壓全球棉花市場價格。

  新棉進入收儲通道

  2011/12年度棉花收儲工作共累計成交313.032萬噸,收儲工作大大穩定了國內棉花價格,保障了棉農的利益。但大量收儲之後,如何處理這些儲備棉,目前仍未有具體的工作。

  二季度隨著我國棉花進口配額的發放,紡織企業選擇從國外進口大量的低價棉。而內外價差高企是紡織企業大量進口外棉的主要原因。本年度前8個月(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累計進口數量375萬噸,已超過上年度進口總量。2012年4月我國進口棉花50.97萬噸,較上月減少11.55萬噸,同比增加29.92萬噸,平均進口價格2378美元/噸。

  我國政府宣佈的2012/13年度棉花收購價格高於2011/12年度,為20400元/噸,也大大高於全球預期價格,因此收儲可能會佔到2012/13年度産量的一大部分,依賴收儲工作解決新年度的棉花供求矛盾。

  紡織業增速放緩

  2012年前4月中國紡織行業的運作呈現趨緩走勢,由於銷售情況不佳,主要産品産量增速減緩,環比出現下滑。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4月紗産量263.5萬噸,環比下降5.5%,同比增長14.5%;4月布産量51.5億米,環比下降4.28%,同比增長11.2%。紡織産品增速減緩,將進一步打壓棉花市場需求。

  中國國內市場消費增長仍是紡織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前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內銷産值同比增15%,內銷産值佔銷售産值的比重達到84%。預期下半年,隨著國家各項拉動內需政策的推進,內需市場將可能進一步開啟,屆時紡織行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