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淅淅瀝瀝的雨給降溫後的杭州更添了些江南的氣息。
8:45分,透過緊閉的玻璃門,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內悄然無聲,農業銀行網點內當日的值班經理正在給櫃員開早會。8:50分,渤海銀行的櫃員整裝待發,靜待著今年的第一名來客。銀行內並沒有當地壽險公司負責人們所説的那般人流涌動。
下午2:00鐘,記者走進了杭州銀行的某家支行,不太寬敞的營業廳內沒有客戶。一位年輕的銀行理財經理拿著一張折著的A4紙讀著某款保險産品的誘人之處。
展開A4紙,記者看到的內容比較簡單,第一行寫著“話術”兩字。
下面稀稀拉拉幾行字,告訴銀行的理財經理當客戶進門後她該如何與客戶對話:“我們現在有一款比較好的理財産品要不要了解一下”、“存款隨時可取,還贈送五年的意外傷害保險”。
這位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的是一款叫“招財貓”的保險産品,她對本款産品的介紹只有短短幾十字:“保本保息,每月定期公佈結算利率,目前的結算利率為5.05%,月月結息,複利滾存,且收益隨加息上浮,滿一年後,可以隨意支取。還贈送您五年的意外傷害保險,每次報銷10%,只要報銷一次就有10%的回報。”
記者在折頁架上海看到另外一家壽險公司兩款保險産品的宣傳折頁,理財經理説:“我們現在賣的比較好的就是海康人壽的‘招財貓’。”但好在哪,與另外兩款産品的差異是什麼,她也並不知道。理財經理耐心地為記者解答問題,雖然大多時候她自己也不明白。
隨後,記者進入附近一家中國銀行網點,網點內只有兩三名客戶在等待辦理業務,大廳內單獨辟出的一間理財辦公室內,一位理財經理正與客戶交談。另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得知記者要購買理財産品,首先介紹了一款保險産品。
“您的錢打算放幾年?”工作人員詢問道,“這款保險産品兩年就可以取出來,利率高於銀行同期利率,很划算。”
記者打開其遞過的保險宣傳折頁,上面明確標注“保險期間:5年、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
上述工作人員強調:“這款理財産品滿兩年利率達到最高值,只要滿兩年,你可以在第三年的第一天就把錢取出來,這時候是最划算的。”記者詢問不滿五年,本金是否會受到損失,這位工作人員很明確地告訴記者“不可能”,“滿兩年就可以隨時取了,你最好是在滿兩年後的第一天就把錢取出來,這樣本金不變,利息相當於五年定期的利率。”
記者詢問是否有其他理財産品,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當下股市不穩,買基金風險太大,並告訴記者,很多銀行類理財産品都是不保本的,不如買保險穩健。
通過實地走訪記者發現,溫州地區銀行保險“賣不動”,或許不只是銀行不在乎銀行保險這部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