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黑金”凸顯監管盲區

2013-04-25 15:5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泉

  “債市黑金”事件持續發酵。多家證券、基金及商業銀行有關的固定收益部門多名人士被調查。

  在這個過程中,許多陌生的詞彙,諸如“丙類賬戶”、“代持養券”等一一進入眼簾。而正是這些詞彙,形成了銀行間債券市場鮮為人知的非法利益輸送鏈:非金融機構的“丙類賬戶”充當著“黃牛”的角色,通過代持養券等方式撮合商業銀行(甲類賬戶)和基金公司(乙類賬戶)進行多次債券買賣,從中賺取利率價差。更嚴重的是,從披露的案件看,丙類賬戶實際控制人大多是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或商業銀行或債券部門相關負責人。

  這樣的非法利益輸送暴露了中國債券市場制度及監管的缺陷與盲區。已出現的“債市黑金”案例,全部出自銀行間債券市場,這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不公開所致。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債券市場有兩個,一個是銀行間市場,一個是交易所的債券市場。目前,兩個市場的運作及監管完全不同。交易所的債券以集中競價交易為主,交易價格相對公開透明,大多數的債券交易都是通過交易競價系統成交的。而銀行間市場是個熟人市場,通過“一對一”詢價交易,交易對手是事先約定的,交易是否頻繁與人脈密切相關,這就為利益輸送形成了溫床。當商業銀行、基金買賣的債券沒有出現虧損時,丙類賬戶帶來的內幕交易和非法利益輸送很容易被忽略,極容易形成監管盲區。

  交易所市場與銀行間單純的協議交易機制相比,存在一定的制度優勢,但是,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又是阻隔的,不能互通。兩個市場中發行債券的規模也相差懸殊,目前,銀行間市場債券託管量佔我國債券總量的95%以上,而交易所債市佔比不到5%。這種差異導致資金更多涌入銀行間市場。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雖相對公平,但因為品種及資金等原因,成交量還難以滿足債券的“批發”需求。

  兩個市場分開運作和監管,制約了債券的運作效率和功能的發揮,而且,整個債券市場因為分割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管標準,産生了多重監管和重復建設等諸多問題,這不利於國家金融體系的整體建設。

  債券市場是中國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事關中國經濟的健康成長。抵禦“債市黑金”事件,根本要從體制上消除其産生的溫床,要改變因為交易場所、交易制度與監管割裂帶來的機制弊病。

  短期來看,兩個市場的不平衡必須打破。銀行作為間接融資主體持有70%多的債券餘額,這在全世界都是少見的,應大力發展交易所的債券市場,因為交易所市場化程度和投資人分化程度是最高的。

  從長期看,要實現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發揮兩個市場的各自特點,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同時完善目前債券監管體系,加強債券市場監管方面的統一協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