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數據引發政策收緊擔憂

2013-04-12 08:46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央行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這一增速遠超政府設定的13%目標。同時公佈的信貸數據也遠超預期。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515億元,這引起了機構對政策面收緊的擔憂。

  現狀

  M 2餘額突破百萬億

  央行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個和1.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31 .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2.4個和5.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5.5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一季度凈投放現金1065億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鄂永健表示,M 2增速有點超預期,除了跟新增貸款規模較大有關之外,跟外匯佔款也有一定關係,3月資金流入可能性比較大。預計,4月外匯流入繼續恢復性增長,政策會穩健中趨中性,進一步放鬆的可能性不大。

  百萬億的M 2餘額再次引發了對貨幣超發的議論。如果以8%的GDP年增速估算,一季度末GDP達52.97萬億,M2/GDP的比例將達到195.6%。WIND的數據顯示,M2與名義GDP的比值在1996年是個轉捩點,這一年兩者相等比值為1,此後一路上升到2003年並維持在150%以上,2009年新增信貸達到9.6萬億,M2與GDP的比值進一步上升到180%,近幾年仍在繼續攀升。

  有觀點認為,M2/GDP數據逐年高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資金效率和金融機構效率較低,同時,這也意味著有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和資産泡沫。

  社科院重點金融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表示,“貨幣量雖然快速上升,但貨幣週轉速度卻在不斷變慢,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新增貨幣的推動。”他認為,M 2佔GDP比重的不斷上升,反映了中國經濟投資效率日益低下、經濟貨幣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現實。

  從存量的角度看,中國經濟體系顯然已是貨幣深化過度,當前的貨幣回收壓力不在於增速控制,而是降低貨幣深化指標。具體而言,“我國經濟體系以直接融資為主,貨幣投放對實體經濟的滲透作用不夠,因此,未來央行應該推動的是擴大間接融資比例,豐富金融市場的層次,讓更多的貨幣真正流入到有需求的企業,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央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鄒平座表示。

  不過,對於中國貨幣是否超發,也有專家持不同看法。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其佐就認為,中國的M 2統計口徑遠大於美國,美國M 2中不包含10萬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需要有一定規模的M 2支援。

  風險

  投資衝動阻礙結構調整

  當前,各項經濟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增速已走出下行區間,新一輪增長週期已經來臨,而十八大報告也將新型城鎮化明確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中長期動力”,那麼,投資作為刺激增長的手段最易見效。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目前地方政府對於經濟高增長的過度偏好,以及地區之間經濟增長的競賽,依然非常強烈。從各省在兩會前發佈的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來看,31個省區中有24個超過了10%,80%的省區增長目標都在10%以上。如果把地市級做個統計匯總,增長目標做個加權平均,可能會比全國7.5%的目標高出4到5個百分點。

  “在目前情況下,經濟增長目標的高速度,投資的高速度,以及對銀行融資增長的高速度,這三者關聯性是非常強的。”潘功勝坦言“人民銀行在貨幣和信貸政策的操作上面臨的壓力非常大,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增長、國家穩定以及防範風險,在這幾個變數中尋求一種平衡。”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對於産能過剩行業,銀行普遍表示將進一步壓縮信貸投放量,融資平臺貸款方面也將繼續清理保持貸款總量下降的趨勢,但是,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判斷,從固定資産投資的三大組成(即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房地産投資、製造業投資)來看,今年整個基礎設施投資還是非常旺盛,全年增速可能達到22%。

  高增長目標引發地方政府“投資衝動”,而貸款投放量激增也容易隱藏盲目投資的風險。有專家擔憂,中國經濟長期面臨結構失衡問題,若繼續加大投資,將使原本就阻力重重的經濟“轉方式、調結構”舉措落實起來“難上加難”。

  政策

  流動性料將進一步收緊

  儘管,3月份的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下降了0.9個百分點,但是“如果在地方投資出現過度傾向的情況下,就會對貨幣政策産生較大的外在壓力,並且將再次強化通脹預期。”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楊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表示。正因如此,也加大了今年貨幣政策調控的複雜性。

  機構普遍預測,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量將會略高於去年,大概為8.5至9萬億元,粗略統計,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新增貸款總量就有2.76萬億元,同比多增2949億元,一季度總體同比信貸增速為12.2%左右。如何按照全年信貸投放的預期和全年3:3:2:2的信貸投放節奏,那麼,二季度央行很可能會加大窗口指導力度,並且也將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短期工具適度收緊流動性。

  實際上“周小川行長一直處在平衡其他政策所需要的貨幣支援的角色中,他非常想要控制好貨幣的總量,但目前,大量的貨幣一放出去就都留在了金融市場上,股市不景氣凍結住了很多資金,而新一輪投資又需要大量貨幣,這時,央行的壓力就在於很多企業都需要貨幣政策給予支援。周小川行長一定知道今天市場上不缺錢,但是他還是無奈地要繼續把錢放出來。”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立堅認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3月份末的社會融資總量實際上夯實上半年G D P反彈基礎。信託委託大增與搶規範前的“末班車”有關;信貸符合預期節奏,債券融資超強,加上貨幣市場利率低位持穩,暗示政策在刻意緩衝地産調控的緊縮。在季節性、理財規範、地産調控影響下,預計下月社會融資總量回落到萬億上下。

  關於貨幣政策取向,今年央行依然表述為“穩健”,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現在來看,前三季度的物價壓力不是很大,全球外部的物價壓力也不是很高,因此,貨幣政策還不會轉向緊縮。但實際上,流動性在回收,並且有進一步收緊的可能。巴曙松預測,“一旦中國的通貨週期啟動,貨幣政策就會變緊,而這個時間大概在今年四季度。”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