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本週二),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中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共計1250億元。其中7天期限65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3.40%,14天期的600億元,中標利率下降5個基點至3.55%。
這是央行自6月下旬以來連續第10周于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創下自2002年6月以來連續逆回購操作的最長時間紀錄。就在上周,央行當周拋出3650億元逆回購操作以熨平短期市場資金波動,以致當周凈投放規模創下7個月來單周最高。央行持續較大規模逆回購操作,使得臨近月末貨幣市場資金極度緊張的“警報”已經逐漸解除。
中國貨幣網的數據顯示,2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短期利率除隔夜利率小幅上升0.26個基點至2.7001%外,其餘品種利率全線下調,7天和14天期限利率分別下行36.91和19個基點至3.0817%和3.3342%。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逆回購的大規模頻繁使用,準備金率下調等貨幣工具的使用時點將可能進一步推遲。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逆回購已常規化的背景下,繼續關注是否會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下調時點已經沒有意義。“央行年內不應該也不會再下調基準利率,但可能考慮發揮利率浮動空間的調節作用。”魯政委説。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更多運用逆回購,可以主動、精準調節每週的資金面。與降低準備金率相比,逆回購在調控流動性上具有更加靈活、精準的特點:當資金面偏緊時,央行可以通過增加逆回購操作主動凈投放資金;當資金面略微寬鬆時,央行可以通過逆回購到期後不展期實現資金的凈回籠。
逆回購的頻繁使用,在有效減緩流動性壓力的同時,也削弱了市場關於8月份存款準備金率可能下調的預期,市場逐漸接受央行近期以“逆回購”替代“降準”調節流動性這一事實。此前,央行曾于2月、5月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在6月、7月央行兩次下調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受資金面階段性緊張影響,市場曾一度認為8月份將是準備金率調降的時間窗口。不過,隨著央行逆回購的日趨常態化,市場對於短期內準備金率下調的預期明顯趨弱。“作為短期平滑資金壓力的工具,逆回購對於目前階段性的調整比較有效。而下調準備金率則會通過乘數效應對未來物價房價的走高産生比較大的影響。”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
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一些專家認為,儘管穩增長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但基於對物價和房價反彈的忌憚,央行對於貨幣政策將保持謹慎觀望的態度,難以出現大規模放鬆貨幣的行為。“目前廣義貨幣(M2)增速已經接近年初決策部門定下的調控目標,加上下半年物價、房價可能上漲帶來的新壓力,面對目前尚不明朗的前景,政策調整還需謹慎。”連平認為。
在中金公司分析師徐小慶看來,央行之所以遲遲不降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房地産調控效果不顯著,如果政策進一步放鬆可能會加重居民對房價上漲的預期。此外,對通脹預期抬頭以及資本外流的擔憂,也影響了政策放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