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産銷大國,另一方面是交強險經營創下實施以來的年度虧損新高,中國交強險經營模式亟需調整,“保費持續增加—保險持續虧損”的交強險發展困境正待破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最新統計表明:2012年1-7月國産汽車産銷雙雙逼近110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4%和3.56%。而2011年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578萬輛,中國汽車保有量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過去10年時間裏,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增長了4倍多,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7%。著名汽車專家喬梁説“汽車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總消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快速增長有力地支撐了中國消費規模的快速擴大。”
然而,令人尷尬的問題是:中國的交強險在持續虧損。保監會近日發佈的2011年全國交強險帳單顯示,36家保險公司去年共承保了1.4億輛機動車,賠付達到749億元,其中承保虧損112億元,投資收益20億元,實際經營虧損92億元。自交強險經營以來,已連續虧損5年半。
“交強險”全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于20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産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屬於責任保險的一種。根據中國法律規定,沒有投保交強險的車輛不得上路行駛。具有經營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資格的保險公司不得拒絕承保,也不能隨意解除合同。
當前,中國交強險經營模式由政府定價,保險公司經營並承擔損失風險,且財務損失獨立列賬。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理賠部總經理王憲民認為“前端政府定價,後端市場經營”的模式,是交強險持續虧損的根源。
來自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營業客車、營業貨車、拖拉機等車種嚴重虧損,2011年虧損合計73億元。綜合成本最高的是浙江,達到143%;上海、安徽等地則徘徊在138%左右。眾所週知,綜合成本率高於100%即意味著承保虧損。
從賠付領域和方向上看,營業客車、營業貨車、拖挂車和拖拉機保費較低,但事故率居高不下;東部地區對造成人員傷害的案件賠付標準較高,而全國的交強險費率是一樣的。這兩大因素造成了交強險持續虧損。
承擔大量社會責任是交強險的初衷,也造成了交強險費用的增大。保監會的消息表明: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11年,交強險共承擔賠償責任限額近138465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墊付搶救費用18.6萬件,墊付金額13351萬元,比2010年增長39%。
廣西保監局財産保險監管處處長胡英全介紹:廣西財産保險領域歷年未賠案中,車險佔的比重最大,佔財産險未決賠案件數的90.13%,涉及估損金額超過10億元。
隨著中國進入“汽車社會”步伐加快,多個地區購買車輛及車輛行駛的城鄉差異快速消失,交通事故的賠償標準持續提升,醫療費用、維修工時及零配件價格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都將導致交強險虧損壓力進一步增大,“不盈利不虧損”的原則亦難以激發保險公司的積極性,現有經營模式求變勢在必行。
王憲民建議政府制定交強險費率的上限以及保險責任,保險公司採取商業化經營,在政府制定的費率上限之下依據車輛風險自行擬訂費率。
目前,國內保險業界較為強烈的呼聲是:應根據車輛使用領域來調整交強險費率,作為私家車購買交強險,由於使用範圍有限,出險率低,應給予更多的下調空間;而作為營運性質的車輛,由於適用範圍較廣,出險率高,交強險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多,應給予一定程度的上調。
作為保險監督機構的保監會釋放的消息則是:交強險不能簡單“漲價”來“補漏洞”,而是應細化完善費率調整機制,明確調整費率流程。對於達到什麼條件觸發調整機制,虧損到多少可將賠付提高多少等,都需要有合理機制進行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