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詢價系統收盤時小幅下跌,盤中更是罕見地連續第四天觸及“跌停線”。但與此同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人民幣匯率“公價”卻仍處上升區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累計上漲206個基點。
公價走高,現價跌停,這一現象已經引起市場關注。
對此有專家表示,目前國際市場上美元流動性緊張,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低的主要原因。同時,連續的下跌也導致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減弱。
有中國媒體報道稱,自9月底以來,香港市場已經首先出現了人民幣貶值預期,機構大量拋售人民幣,導致香港市場上的美元報價比內地高數百點,大量投資者在內地買美元,在香港市場賣美元,令內地現貨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不時出現跌停現象。
業內人士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的美元3個月遠期報價為-30點,一年期遠期報價也僅為-70點,顯示人民幣升值預期已經減弱。
有市場交易員則表示,“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而央行仍通過維持較高中間價的方式抑制人民幣貶值預期,這是即期匯價連續處於跌停交易區間的原因之一。
對此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余永定5日表示,建立在升值預期上的人民幣國際化近期遭受挫折,恰恰是人為推動貨幣國際化的結果。他建議,暫停出臺人民幣國際化新政策,而匯率雙向波動是加速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