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政策難以放鬆 傾向價格工具

2011-07-22 08: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王思羽

  “從宏觀層面來看總體流動性仍然充足,主要是結構性問題,微觀上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渠道,局部出現流動性偏緊,因此政策短期內不會像市場預期的那樣放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近期情況看,經濟政策不會很快放鬆。因為在決策的慣性中,物價所佔的權重一直相當大,按以前的決策慣性要CPI穩定回落3、4個月後才會認為宏觀調控在物價方面取得確定性的成效。

  巴曙松表示,每次緊縮措施産生的效果先是G D P回落,然後C P I回落,最後PPI回落。現在正好處於G D P已經回落,C PI還在高位,可能還會攀升一段再回落的時期,有類滯漲的性質,政策輕重不易把握。當前主流的判斷還是政策不到放鬆的時候。提出擔心出現局部超調是因為C PI是滯後於G D P回落的,等C PI確認回落的時候,經濟增長已經有顯著的回落,這個邏輯在每次緊縮的時候往往重復出現。其合理之處是通脹往往會導致強大的民意壓力,促使決策者對通脹這個滯後指標給予更高的政策優先地位。

  對於未來的調控方式,巴曙松判斷,貨幣政策傾向於動用價格工具。他表示,現在貨幣政策的迴旋餘地減少,實際上收緊資金後市場利率已經上升,加息往往只能算是追認的問題。現在看來下一步要進行結構調整,在政策工具偏好上不得不平衡動用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調準備金和調利率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同。準備金是數量工具,價格工具不動,在物價上升的時候利率是負的,又實行信貸配給,能拿到的相當於獲得補貼,顯然有抵押擔保、現金流、資源、遊説能力強的央企更易拿到,所以提準備金對央企、大型壟斷企業相對有利。如果加息,中小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原本就很高,最難的是可獲得性,加息反而可能有利中小企業;而央企和大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加息可能會擠出其需求。

  對於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巴曙松認為,中國出現市場擔心的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局部出現超調的可能性。下半年需警惕外部風險、以及內部經濟的局部結構性超調風險,以及由此引發的政策調整。三季度會面臨一系列短期的增長壓力因素。除了經濟回落,通脹仍處於高位外,主要還有電力短缺,去庫存化和投資下滑。

  “最近的經濟運作可以説處於一個兩難期,從宏觀方面看經濟在向預期的情況溫和回落,PM I還在50以上,貨幣指標平穩回落,經濟形勢沒有那麼悲觀,但從企業調研和市場一線的情況看卻局部狀況比較令人擔心。”巴曙松表示,企業從金融體系獲得的真實資金利率才是企業真正感受到的緊縮壓力,而非官方利率。從長三角和珠三角這兩個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看,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成本基本和2007、2008年差不多,但2007、2008年的實體經濟比現在強很多,2007年G D P增長14.2%,而且外部經濟增長強勁。所以這一部分緊縮力度比較大,如果以這樣的力度持續下去,對部分企業會造成較大衝擊。

  巴曙松提醒,少數縣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局部風險擴大。對於海外一些基金以平臺問題而唱空中國,他表示,實際情況沒有那麼壞,因為中國地方政府有多樣化的資産,中央財政的增長十分強勁,這與國外不同。省市一級手中資産相對充裕,問題不大,出問題的可能在縣區一級。縣區一級金額佔大概20%-25%,現在來看各項指標表現仍很好,但隱含的問題在於:一是沒有太大的財政能力,賣地等各方面收入也少,主要是吃飯財政。二是缺少經驗,特別是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總量不大,東部地區效益好,中部地區很多縣級政府經驗不足。

  “真正的政策可能出現拐點的標誌之一是投融資平臺真實性的出現數起金額不大的縣一級的償還能力出現問題的案例,促使信貸政策對這一部分資金採取事實上更務實的態度,中央政府經評估以借款或者發債等多種可以考慮的形式讓其把在建的項目建完,或者市場化,如拍賣、引入民間資本。在此之前充其量是政策穩定期和觀察期,政策拐點未到。”他説。(記者 劉振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