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十二五”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2011-01-19 13:1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程軼文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18日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在題為《加快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轉變 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署名文章中,易綱表示,“十二五”期間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快外匯市場發展,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穩步放寬跨境資本交易限制,健全跨境資金監測分析體係,在信息監測及時有效、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易綱稱,“十二五”期間應堅持把防范跨境資金流動衝擊作為做好外匯管理工作的著力點。外匯管理部門將密切跟蹤形勢變化,特別是加強對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的監測分析,針對潛在風險,進一步完善跨境資金異常流入應對預案。繼續保持對異常跨境資金流入的高壓態勢,堅持點面結合,選擇若幹重點分局,針對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開展深入細致的專項檢查,依法嚴厲處罰經查實的違規案件和主體,提高打擊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易綱稱,堅持把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作為做好外匯管理工作的關鍵點。“十二五”期間,外匯管理部門需破解有效監管與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開放與防范風險等一係列兩難問題,這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加以解決。外匯管理部門爭取在進出口核銷、資本項目可兌換、數據和係統整合、主體監管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繼續推動外匯管理改革進程。

  易綱表示,“十二五”期間外匯管理改革仍面臨嚴峻挑戰:一是外匯持續凈流入的壓力依然較大。全球經濟逐步復蘇,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增長前景看好,外需穩步增長,我國進出口將維持一定規模順差。同時,全球直接投資復蘇趨勢明顯,我國勞動力成本低廉、經濟環境穩定等優勢將繼續成為吸引外資流入的基本因素。此外,主要發達經濟體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我國經濟復蘇業已鞏固,宏觀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動力增強,加上利差、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不排除少量“熱錢”通過貿易投資等渠道流入。二是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亟待完善。大規模外匯儲備經營不僅受市場容量約束,也受制于東道國的態度,大規模外匯儲備資產擺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三是統籌兼顧有效監管與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任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