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香港人今年7月1日在慶祝回歸祖國14週年的時候,可能會在歡樂的慶祝聲中,看到未來經濟發展一片光明。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以專章譜寫香港的發展藍圖,雖然並未有具體細節,但港商已嗅到內藏巨大商機。而在今年4月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逾七成受訪港人認同“十二五”規劃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定位。
自今年3月通過“十二五”規劃短短幾個月以來,香港各界舉辦了大大小小的各種論壇或研討會,探討“十二五”帶來的機遇。
其中,香港中華總商會近日更專程到廣州舉辦一個“大珠三角發展論壇”,來自粵港兩地政、商、學界的多位知名人士,從金融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共建大都市圈等三方面,共議“十二五”規劃下粵港合作新篇章。
據報道,與會專家在專題論壇上建議,粵港兩地目前都處在經濟轉型的重要階段,合作也處於關鍵時期,兩地應充分利用相互毗鄰的條件與長期合作的基礎,優勢互補,推進深度合作和高度融合。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香港與大珠三角地區經濟向來密不可分,自CEPA實施以來,香港與大珠三角地區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近年,隨著CEPA服務業在廣東先行先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和落實,以至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將粵港融合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策略的一環,香港與大珠三角的合作發展也踏進一個又一個的新里程。
時任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早前在出席一個中小企高峰會時也表示,香港的中小企應乘“十二五”對香港的支援勢頭,變革整裝,發揮自身優勢,一方面進行升級轉型,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內銷市場,將企業發展推向另一高峰。
自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經貿合作日趨緊密,而香港自身經濟發展,亦受惠于國家經濟急速發展。面對國際和內地經濟形勢的新變化,香港更加有需要透過在國家五年規劃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區域競爭保持優勢。
而在全份“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共分為16篇,香港及澳門列在第14篇,題目為“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整篇約有650字,比“十一五”規劃的約200字為多。
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年3月底在立法會通過落實“十二五”規劃議案時表示,中央將港澳在“十二五”規劃中獨立成章,是重要的突破,有助香港開拓更多內地市場。他指出,“十二五”規劃明確表示支援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強全球影響力,香港將優化現行措施,包括致力優化人民幣結算平臺,鼓勵更多海外及內地機構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制訂更多政策避免雙重徵稅、在葵青區撥出土地發展物流業、發展前海及進一步完善CEPA內容,加強競爭力,提升整個珠三角區的經濟影響力。
“十二五”規劃綱要還提到支援港澳培育新興産業成為經濟增長點,其中詳細列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9年提出的六大優勢産業,即環保、醫療、教育、檢測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
有目共睹,內地開放赴港個人遊8年來,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這次香港乘著“十二五”的東風,更令人憧憬未來經濟可望再創高峰。(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