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發銀行支行副行長非法吸儲63億元的案件開庭,引起廣泛關注。近期爆發的多起銀行非法集資、違規貸款案件中,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案件的主角都是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專家表示,銀行員工在變相利用銀行無形資産和客戶來謀取個人利益,透支銀行信用。要杜絕此類事件,銀行急需進行風險控制流程再造,重建投資者對金融機構的信任,而相關監管機構需加強監管指引。
清華大學金融工程研究所主任韓軍表示,上述銀行內部員工多是違規操作,體現了銀行在內部風險控製程序上存在問題。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分析認為,這些案件體現了銀行員工在變相利用銀行無形資産和客戶來謀取個人利益,透支銀行信用。
韓軍指出,要杜絕此類事件,銀行急需進行風險控制流程再造。如可要求銀行客戶經理拉存款時必須給客戶一個風險評估,同時要求客戶對存款存在哪進行核實等。“這樣至少會減少90%銀行員工非法吸儲事件。”
重樹投資者對金融機構的信任感,是整個資産管理行業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毛恩知分析稱,重樹信任第一步是加強資訊披露。第一是産品發行資訊披露,第二是産品運作資訊的披露,第三是産品到期資訊披露,最主要的是完善收益分配的披露。
重新獲得投資者信任的第二個關鍵點是要採取措施消除投資者對理財機構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