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市場化 金融崛起雙輪驅動

2010-01-11 08: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廿載積澱與金融崛起

  一場以“大國金融崛起”為主題的論壇,恰在中國資本市場將迎來20歲生日的時候舉行,此時來話“崛起”不是空談,而有著二十載沉甸甸的積累。

  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和國際金融危機洗禮,資本市場走過大起大落、“莊股時代”,在歷史長軸上,轉眼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當下的中國經濟,已經走出危機低谷,GDP排名即將躍居全球第二。有這樣的沉澱,我們方能有底氣坐下來探尋金融崛起之路,因為在大國崛起之際,最具活力的金融從來都不該成為短板。

  中國金融體系如何避免大而不強的困局?人民幣尚不可自由兌換,上海距離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理性的經濟學者並不避諱現實困境,長達九個小時的思想碰撞中,“火花”時刻閃現。

  有的問題具體而微。有來賓在提問環節大步走向臺前:“中央嚴把銀行信貸風險,地方政府屢屢放任,這一怪圈如何走出?這次大規模信貸投放,銀行真能規避風險?”這一問題激起臺上專家“話筒爭奪戰”,辯論四輪、臺下掌聲響起十數次方才結束。

  有的問題大而深刻。論壇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曉求拋出中國能否在2020年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疑問,收穫多個答案,在中國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道路上,數位專家專挑病灶,開出藥方,獻上一場實打實的思想盛宴。

  恰如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所言,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這場學術論壇是一個“大課堂”。有碰撞、有辯論,但終究歸於探尋中國金融崛起之路的本源。

  對於這一課題,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逢明一語中的,中國並不是要開始金融崛起,而是正在崛起。我們與發達市場的距離正在步步趨近。

  在崛起路上,人民幣國際化、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打造金融企業航母、取得金融話語權……無數難關尚待攻克,但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國金融崛起是大勢所趨。 (記者 蔡宗琦)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