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徐洪才點評:"我國貨幣超發嚴重"的説法不科學,不準確。
M2與GDP之比,通常被用來度量一國的貨幣超發程度,一般而言,比值越大,貨幣超發越嚴重。M2和GDP數據的單位都是當年本地貨幣。M2是指"廣義貨幣",是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去年12月中國M2餘額逼近百萬億大關,全年GDP達到51.93萬億,中國M2與GDP的比例再度創下歷史新高--1.88倍。於是乎,關於"中國貨幣嚴重超發"的質疑之聲再次甚囂塵上。有人因此得出結論,中國貨幣超發嚴重,新增貨幣佔全球近半。
徐洪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國經中心資訊部副部長,研究領域涉及國際經濟、國際金融。
徐洪才:我覺得"中國貨幣超發嚴重"這個判斷,總體上是錯誤的,或者是不科學不準確的,為什麼這樣講呢?第一,我們中國的廣義貨幣和美國的廣義貨幣它的構成不一樣,。第二個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中國經濟發展階段跟美國不一樣。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美國是發達國家,特別是它的金融市場非常發達。第三點,我們要注意到廣義貨幣是我們理解的貨幣,它的功能就是支付債權債務活動,要滿足經濟活動交易的需求,投資的需求還有預防的需求,要滿足經濟活動這些需要,但是它也是一種金融資産,金融資産是要追求回報,要保值增值的。
現在很多金融資産跟貨幣之間界限很模糊了,因此考慮到美國現在金融資産的規模大概有65萬億美元左右,相對於它的GDP是4倍左右。中國的金融資産160萬億人民幣左右,也就是相對於我們去年52萬億的GDP的規模也就是3倍左右,3倍的錢可以投資回報,可以掙到比它更多的投資回報,是我們經濟階段所決定的。所以簡單的片面的把M2之間做一個比較,我覺得可能引起誤解這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