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企業債券市場長期‘多頭管理、市場分割’的問題,市場千呼萬喚要求改革,卻遲遲沒有結果,仍是央行主管企業的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發改委主管企業債(主要是項目債券),證監會主管公司債的分裂格局?”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金融大家談”欄目專訪時發問。
夏斌指出,企業債券市場的現狀,是中國金融市場“多頭監管、市場分割”格局的典型案例。夏斌表示,這並非新問題已存在多年,他本人早就直陳其弊並一直力主進行改革。在當前全球仍陷金融危機泥潭,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步入攻堅階段的特殊時期,這一格局已嚴重影響了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與效率,對其改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更為凸顯,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企業債券市場統一監管理論上無需研究
“應在協調研究中國債券長期發展原則的基礎上,將債券市場的管理職責統一歸屬於管理證券市場的中國證監會。”夏斌通過“金融大家談”欄目建議,“同時研究新辦法,按市場化原則,取消當年債券發行總額限制,按風險定價原則決定債券利率水準,取消債券發行的行政審批制,逐步由核準制過渡到備案制。”
“企業債券市場統一監管問題,其實在理論上根本不存在需要研究的空間,目前的現狀僅是歷史上偶然事件因素影響所致,現在卻大動干戈,反覆討論,各部門據‘理’力爭,使最高決策層遲遲難以決策。”夏斌指出,這種“多頭監管”,使中國企業債券市場分割、低效運作,發展嚴重滯後,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儘快恢復“一行三會”協調機制並設常駐機構
類似企業債券市場“多頭監管”的另一面,則表現為長期懸而未決的監管真空以及因協調不力引發的金融過度擴張風險。
“比如2010年前後,大銀行信貸資産轉讓給信託、租賃公司和各類不受監督的資産管理公司;大量的金融控股公司,利用不同監管部門之間政策的不一致開展業務。”夏斌向“金融大家談”欄目舉例説。
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勢在必行。夏斌認為,隨著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融合,各類金融控股公司不斷涌現,以分業為基礎的監管體系有些捉襟見肘。調整金融監管部門,短期成本較大,特別是當各監管部門之間又尚未形成有效的監管模式與固定方法時,更應著重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
在去年出版的《中國金融戰略2020》(夏斌、陳道富合著)一書中,對此進行了詳述,包括:一是應儘快明確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原則和監管方法,建立必要的防火牆和適當的監管措施,避免出現監管套利機會與監管真空。關鍵是避免政府提供的安全網被濫用,尤其是銀行的信用和客戶關係的被濫用及不公平競爭。
二是建立對金融創新(包括産品、機構和市場)的協調機制。目前除了金融控股公司外,需要重點予以協調的,主要是各類金融理財産品的創新。應出臺各部門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以規範各部門出臺的規章制度。
三是建立危機處理預案。當監管框架,甚至監管組織發生變化時,協調的方式也要相應進行調整,但協調的主要內容仍將圍繞上述要點展開。
“當前,可儘快恢復‘一行三會’的協調機制並下設常駐機構,首先要實現功能性監管,通過協調會議下達各監管部門應落實的監管內容,就每一項功能監管出臺各部門都需遵守的規章制度或指引。”夏斌建議。
處理監管創新關係需搭建“貓鼠對話”平臺
夏斌認為,在金融監管改革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加強金融監管和鼓勵金融創新的關係,是提高監管有效性極其重要的環節。
“追求市場穩健的監管部門和不斷追逐利潤的微觀企業肯定是一個矛盾體,但同時又是市場經濟體系的合理的支撐架構。”夏斌用了“貓和老鼠”來描述這一對矛盾:貓要監管老鼠,同時要善於傾聽老鼠的訴説,要了解老鼠的苦惱。比如,廢除官辦行業協會的模式,做到行業協會為行業説話,搭建“貓鼠對話”平臺,提高行業創新效率等。
“要加快和鼓勵創新,必須提高監管部門的工作效率。當前金融創新甚為活躍,其中不少為跨行業創新産品,涉及若干監管部門。起草文件時部門間會簽時間長,互相扯皮多,文件傳送慢。建議在‘一行三會’季度聯席會議下面常設司局級負責人業務協調小組。當某一部門受理金融機構創新報告後,若涉及其他監管部門,按事先約定制度須無條件立即共同磋商,最多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可操作性制度意見供決策參考。”夏斌通過“金融大家談”欄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