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高儲蓄與金融危機無關 美國指責沒道理

2009-07-27 16:17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肖燕
  全球智庫峰會不久前在北京舉行,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開會,大家談得最多的當然是“金融危機”。代表來自不同國家,高手如林:有學界名流,也有企業精英。不過我聽來聽去,覺得多數人都是老生常談;而那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先生講“中國的儲蓄”,倒是引發了我的思考。在這裡不妨也説説自己的看法。

  我個人的感覺,近來美國人的邏輯很怪。有目共睹,這回金融危機原本是美國自己疏于監管,導致次債氾濫、杠桿率過高與金融衍生品的過度證券化。可他們不躬身自省,卻把責任推給發展中國家。“惡人先告狀”,先是指責中國政府管制匯率,説人民幣應該升值;後又埋怨中國人太節儉,儲蓄率過高。中國的儲蓄率高,我至今想不出這與美國的金融危機有何瓜葛。

  目前中國居民的儲蓄率為20%。這個比率高嗎?這要看與誰比,若是與過度消費的美國比,當然是很高。不過縱向看,自己跟自己比,近15年來國內居民儲蓄率的變化並不大;我查看過有關數據,1992年至今,儲蓄率基本穩定在20%上下。也就是説,中國的高儲蓄並非始於今日,由來已久,可之前美國並未發生金融危機,這樣看,説中國高儲蓄導致了美國金融危機並不令人信服。

  經濟學説,一個國家的居民儲蓄率要受制于多個因素:它既取決於該國的文化傳統;也取決於經濟發展階段與保障水準。從傳統看,中國人崇尚節儉,自古亦然;而從發展階段看,中國目前還是低收入國家,而且保障也不完善。設身處地想,如果你收入不高,未來又缺乏保障,你敢不存錢嗎?人同此心,美國人其實也一樣,經歷這次金融危機,美國的儲蓄率最近不也回升到7%了嗎?

  美國指責中國儲蓄率過高,我猜想,他們大概是説,美中貿易有逆差是由於中國人不瀟灑,未大量購買美國貨。是這樣嗎?難道把儲蓄率降下來,中國人就一定會買美國貨?我看未必。本人也是消費者,假如我要買消費品,就不見得要買美國的。絕非對美國有偏見,因為作為消費者,追求的是價廉物美,貨比三家。可就消費品而論,美國似乎不具競爭力。吃的、穿的不必説,就是小汽車,“性價比”也比不上日本吧?不知別人怎樣,反正我這些年就沒買過美國貨。

  有個誤解要澄清。很多人以為,儲蓄率過高會擠壓進口,這看法無疑是錯的。事實上,高儲蓄只會減少國內消費,但這絕不意味著總需求會減少,更不會減少進口。

  這樣從美國的角度看,無論中國進口消費品還是投資品,影響的只是出口結構,出口總量不會少。當然話也不能説絕對,我思考過,如果中國的高儲蓄會對“總量”有影響,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美國投資品的競爭力不及消費品,或者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品無需求。可事實是這樣嗎?恰好相反,由於美國勞工成本高,與中國比消費品毫無優勢,有優勢的則是高科技的投資品,且中國也迫切進口。這樣只要對高科技不設限,美國的出口根本不吃虧。

  其實,美國人並非不懂上面的道理,“項莊舞劍”,真正的目的是要逼中國為他們埋單。更典型的例子是匯率。這些年美元在不斷貶值,可美國總批評中國管制匯率。莫名其妙,中國有2萬億美元的外儲,要是政府不扶盤,豈不會輸得更慘?外匯損失是一方面,關鍵是實體經濟,由於人民幣升值制約出口,去年中小企業倒閉不少。美國100萬人失業政府就大呼小叫,而中國的失業人數至少是美國的20倍,政府怎能坐視不管呢!美國可以放火,難道別人不能點燈?

  那天周小川講,中國政府一直試圖擴大消費,也希望把儲蓄率降下來。是實話,有據可查。然而困難在於,消費多少是消費者的個人選擇,並非政府所能左右。消費觀念政府可引導,難題是提高收入不能一蹴而就。而人們的收入預期不改善,儲蓄率短期內不可能降下來。

  我的觀點,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想問題辦事一定要立足國情。別人説什麼可以聽,但不必全聽。比如降低儲蓄率,我們要一步步來,不必操之過急,更不可因外部壓力而自亂陣腳。當前政府應做的,我認為,一是加大減稅,企業有盈利才能給職工加薪;二是保障要廣覆蓋,並適當提高支付標準。無後顧之憂,人們才敢消費。

  (王東京 作者為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