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投資”在中國日益受到關注

2011-04-11 10:34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王思羽
  近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環境、資源矛盾的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公眾對“社會責任投資”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與西方國家相比,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社會責任投資起步較晚,各方面的制度建設,以及市場各方對社會責任投資的認識相對不成熟、不完善。

  由美國商務社會責任(BSR)、日本住友信托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舉辦的首屆“亞洲社會責任投資圓桌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社會責任投資領先機構的代表和專家就社會責任投資在亞洲的發展之路進行了探討。

  興業全球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徐天舒表示,作為一種對社會、環境、持有人等各方面負責的投資方式,社會責任投資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中國社會責任投資產品發展迅速,企業自願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意願逐漸增強,媒體、政府、公眾等社會各方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和監督也與日俱增,加上一些第三方研究機構逐漸興起,中國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已經擁有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據悉,作為內地首家發行社會責任基金產品的基金公司,興業全球基金率先展開了對社會責任投資理念的探索,並注重在具體實踐中使用積極篩選的投資策略,對潛在的投資標的進行綜合打分,以尋找有潛在收益的上市公司股票。

  論壇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介紹說,上證所自2000年就開始推動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信息,並于同年發布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指導意見。此後,上證所又與中國證監會合作,協助起草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準則。“我們希望最終形成一個更完備、更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也更適用于中國實際情況的社會責任披露報告準則要求。”胡汝銀說。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所長金立揚也表示,2006年深交所頒布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成為全球第三家頒布類似指引的交易所。這一指引根據《公司法》、《勞動法》等有關規定,借鑒OECD五公司治理準則以及SA8000標準等國家性規范制定,強調上市公司對股東、職工、客戶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要求,強調公司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鼓勵公司承擔道德責任和其他社會責任。

  住友信托銀行受托資產企劃部副總經理SeijiKawazoe表示,投資機構為社會可持續增長作出貢獻,有賴于其社會責任投資的積極實踐與產品提供。不過,目前僅依靠投資機構的意願無法推廣擴大。他認為,應借鑒歐美市場經驗,通過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等資產持有人的共同協作,來推動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記者 高國華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