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崛起—探尋大國經濟下的金融模式

2011-01-25 13:56     來源:中國證劵報     編輯:程軼文

  説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而非經濟強國,估計無人會提出異議。大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個與大國經濟結構相匹配的大國金融模式,換句話説,從經濟大國變為經濟強國需要正確的金融市場形式予以輔佐。在全球金融變革、中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我們更適合選擇怎樣的金融模式?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證券與金融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其著作——《全球金融變革與中國金融崛起——探尋與大國經濟相匹配的金融模式》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各界學者開始懷疑資本市場對經濟金融發展的作用。不過,吳曉求教授堅定地認為:中國應當建立以市場(核心是資本市場)為主導的現代金融體系。對於這一命題的論證,作者將其置於後危機時代這樣一個大框架下,循著由全球經濟結構變化、金融結構調整而引發的對全球貨幣體系變革以及國際金融組織改革的呼聲,結合中國近年來經濟實力的迅猛發展,産生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建立金融大國的要求,而其前提條件則是對我國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衍生品市場、商業銀行體系這些金融市場元素進行進一步改革與完善,培育一個以資本市場發展為主導的現代金融體系。

  這似乎與我們一貫以銀行為主的思維有所出入,但作者論證的有理有據,值得一讀。

  美國經濟長達一個世紀的持續增長,來自於科技創新和金融強大的推動力。在兩次工業革命的帶動與要求下,美國發展出了強大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使投資者可以便捷迅速地籌集資金;而其風險配置功能可以將經濟發展過程中累積的風險分散,實現風險流量化,從而提高實體經濟對風險的防禦能力和化解風險的能力,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而一個反面例子,日本2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與後續增長乏力,則源自於其金融體系功能的缺失。我國目前的狀態和當年的日本確有幾分相似。由流動性過剩吹起的泡沫,已不僅限于股市、樓市,而開始向農産品(例如出現“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等)、古董、藝術品、葡萄酒等領域流竄,給經濟穩定發展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亟須一個具有財富保值增值、風險分散功能的活躍的資本市場,進而引導資金合理配置。資本市場需要由週邊走向內核,從國民經濟的晴雨錶變為國民經濟的發動機。而這或許是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無法承受之重。

  資本市場不僅有增量融資功能,而且具有存量資産的交易和配置功能。因為,就增量融資功能來説,銀行體系的作用要遠遠大於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在增量融資上沒有任何優勢而言。但就存量資産的交易和配置而言,資本市場則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經濟活動中資源配置的重心和難點顯然不在增量資源配置,而在於存量資源配置。

  資本市場不僅具有優化存量資源配置的功能,而且還具有使風險流動的功能。銀行體系中風險存在的形式是“沉澱”,使銀行體系貌似穩定、實則脆弱。資本市場風險存在的形式則是“流動”,通過流動機制配置風險、分散風險,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正是資本市場具有存量資源調整、風險流動和分散、經濟增長的財富分享機制的功能,賦予其深厚的生命力和強大的競爭力,這些都是銀行體系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作者也注意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並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提出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同時,還應當注重金融監管,進而得出這樣的結論:未來能有效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現代金融體系,就是具有金融杠桿效率並注重收益與風險均衡的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褚蓬瑜)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