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八屆 > 論壇播報

兩岸志願者懇談社區服務經驗 攜手共創美好家園

時間:2016年06月12日 07:57:00來源:廈門網-廈門晚報

  臺灣青年用生動案例介紹社區建設經驗。李小慶 攝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李小慶匡惟) “社區營造,就是解決社區生活問題的過程。不是加入新的東西進去,而是發掘並保存當地的傳統文化,從最傳統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可以創新的地方。”臺灣社區重建協會專案執行長黃敏婷説。昨日,第八屆海峽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舉行,150余名來自臺灣和大陸各界嘉賓、志願者代表共同圍繞著“社區營造攜手共創美好家園”的主題展開研討。

  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中國社區衛生協會會長蔣作君説,臺灣的社區營造經驗值得借鑒,“希望充分認識青年在社區營造中的重要作用,激發青年的熱情和智慧,提高城市居住環境舒適度,改善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本次懇談會分“青年網際網路+創新社區平臺建設”,“婦女關注社區老年服務”,“社區衛生守望健康”三個專題。懇談會由致公黨中央主辦,致公黨福建省委、致公黨廈門市委承辦,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協辦。

  據了解,自2010年成為海峽論壇主辦單位開始,致公黨中央已參與了七屆海峽論壇活動,發起並主辦的“海峽論壇致公懇談會”,每年就不同主題開展交流研討。

  【案例一】

  把衛生死角改成書院居民有了向心力

  黃敏婷認為,在做社區營造之前,要進行資源的調查,社區有什麼能人?傳統文化是什麼?地理環境怎樣?有什麼農特産……要發現自己的特色。她舉例説,多年前,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還比較臟亂差,居民首先從維護環境入手,比如把村口閒置的空地改造成了村門,把豬圈這個衛生死角改造成了書院以及老人們聊天喝茶的地方,居民看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變美了,自然有了向心力。

  大有社和周邊其他幾個社區,都是産米的社區。怎麼樣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呢?居民們發現,村裏有許多的枯枝和落葉,他們把這些枯枝和落葉燒掉,灰燼撒在土地裏,不單改善了土地,還在稻田裏養上了鴨子,這些鴨子,每天要“走”上六公里,把稻田裏的福壽螺都吃光光,稻穀成熟時,不單有鴨子賣,還做成了“金碳稻”的品牌,售價不菲。

  【案例二】

  地瓜太多怎麼辦17名大媽做18道地瓜宴

  臺中市黎明生活美學協會理事長張昭友則舉了臺中某個社區的例子。他説,這個社區最多的農産品就是地瓜,但在改造之前,他們發現地瓜的賣相並不好,所以他們舉辦了很多與地瓜有關的活動。大的地瓜就用來吃,小的就拿來做文創産品。他們還組織社區的17名大媽,做了18道地瓜宴,有富貴地瓜包、黃金蜜地瓜、金玉蛋撻等等,道道不同的地瓜十八吃。這個廚藝大賽,得到社區民眾的積極參與。

  張昭友覺得,從最簡單、最有把握的事情入手,調動社區民眾的參與積極性,因為通過居民自己改造自己的社區,營造出自己願景的家園,才是根本。(記者李小慶)

【編輯 李瑞艷】
論壇資料

論壇日曆(6.11-6.17)活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