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書店,路在何方?

時間:2011-11-07 10:24   來源:東北新聞網

  我國最大的民營連鎖書店——光合作用書店的關門,為民營實體書店的前景蒙上了更加濃重的陰影。過去4年裏,全國已有上萬家民營書店倒閉。曾經被視為“城市文化名片”的民營實體書店為何接二連三“倒塌”?從“詩意地棲居”到夾縫生存艱難,它們將如何度過最寒冷一季?(《新華每日電訊》11月6日)

  眼下,我國民營實體書店與小微企業的好像商量好似的,大家齊步走進了“寒冬”,僅2007年到2009年,三年的時間裏,中國民營書店就減少了10000家,這意味著,民營書店已開始變成“大熊貓”,成為頻臨滅絕的珍惜“物種”。

  民營實體書店的式微,首當其衝的是,數字化資源的日益興盛,新生代讀者閱讀方式的的改變成為壓在民營實體生存頭上的一座“大山”。根據《2010中國網路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圖書音像製品消費火爆,佔網購市場消費總量排名的第三位,購買用戶佔全部用戶的比例達31.4%,很明顯,每約十個網購用戶中有三人會購買圖書音像製品。

  從國家制度安排來看,儘管早在2003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就頒發了新的《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並且首次規定具備一定資格的民營企業可以申請出版物國內總發行權及批發權,獲得了和國有書店同臺競爭的權利,但是,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仍對民營實體書店另眼看待。比如,新華書店可享受縣級及縣級以下書店免收增值稅的優惠,同時作為國家文化改制試點單位,免征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及房産稅六大稅種。而民營書店每年需要繳納的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事實上,沉重的稅收負擔,已讓民營實體書店輸在了起跑線上。

  除此之外,民營書店的房租、人員薪資、圖書進貨款都需要自己籌集;電商書店不需要店面房租圖書銷售靠網路,利潤方面哪怕零或賠本也可以支撐下去;而國營書店房租很低(自有)或可以帶來收益,很多地方新華書店出租自己的房産等。

  面對眾多民營實體書店的集體關門,我們必須找到其“光合作用”的切入點,我覺得,首先,國家層面給予民營實體書店以稅收優惠,比如民營實體書店也要與新華書店一樣享受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還應在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稅種給予大幅度減稅的優惠,讓民營實體書店輕裝上陣。

  當然,在給民營實體書店“輸血”的同時,還要增強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比如,民營實體書店可以開展多元化經營,在書店機開設閱讀茶座,搭售些其他諸如工藝性商品等。頗令欣慰的是,如今像“楓林晚”等民營實體書店,已經開始嘗試在書店舉辦講座、沙龍體驗式活動,還和阿里巴巴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企業建立圖書館,舉辦文化講座等。

  更為重要的是,網路書店無論如何也替代不了消費者逛書店的直觀感受,倘若民營實體書店打響品牌戰略,為讀者提供獨特的個性化服務,就能從圖書市場中分到一筆可觀的份額。惟在多管齊奏,民營實體書店才能重新走進春天的“陽光裏”。(吳睿鶇)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