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在現代文化生態中,已開始具有一定的古典意味,我們手執書卷與手拿電子讀物,有著全然不同的文化體驗。電子閱讀方式傾向於泛閱讀或瀏覽文字內容,而圖書更能使人沉靜與深閱讀。”——作家吳曉波
你還常去街頭巷尾的書店買書嗎?你還記得站在書櫃前一站一下午的樂趣嗎?你所在的城市還有像樣的書店文化嗎?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如果你想為實體書店的消亡找到原因,網際網路恐怕難辭其咎。
國內一些著名的人文書店,境遇已空前窘迫。如全國最大的獨立書店之一的上海季風書店,即將面臨第三家門店的關門;在北京擁有16年曆史的著名獨立書店“風入松”,已于7月初倒閉關門。越來越多的傳統書店都沒能逃得過相同的結局,僅2007年到2009年,中國民營書店就減少了10000家。
同時,新的一輪的書店倒閉潮也正在全球蔓延。7月22日起,美國連鎖書店Borders開始關閉旗下的399家店面。它曾是美國第二大傳統圖書零售商,有著40年的歷史,一度被認為是全美最佳書店,巔峰時期銷售額更是達到40億美元。此外,美國巴諾書店的生存問題也暗流涌動,其華爾街股票迅速貶值。著名的英國水石書店則宣佈2009年至2010財年利潤同比下滑了70%,備受系統故障和裁員打擊。
“從長遠來看,不管傳統書店的‘戰術’如何,都抵擋不住新的趨勢,”中國經濟出版社副社長毛增余説,“現在實體書店的版圖逐步被網上書店和數字出版物吞噬。”
書店為何重要?
“獨立書店”,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國有資産的新華書店來説,由民間投資經營的特色書店。它們涌現于二十世紀90年代初,尤其在1995年以後呈現輝煌時期。獨立書店紛紛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甚至宜昌、齊齊哈爾這樣的城市出現。但是,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獨立書店迅速進入沉寂時期。
曾幾何時,獨立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眼。人們到北京要找萬聖,到上海要逛季風,到臺北要尋誠品,到香港要登二樓書店,還有杭州的曉風、成都的西西弗、南京的先鋒、廣州的學而優、南昌的青苑、深圳的博雅……每到一座城市,很多人都把逛獨立書店當成一個重要行程。有什麼樣的城市,就有什麼樣的獨立書店,獨立書店直接體現其所在城市的讀書人口狀態。反之亦然。
北京萬聖書園的老闆劉蘇裏感慨説,實體書消亡是大勢所趨,但還是能有所作為。他認為,各地的超級書城之所以還能生存,很大原因就是物業這塊由政府投資,沒有完全市場化。而獨立書店的興衰跟整個文化的興衰有很大關係,估計要堅持到2016至2018前後,獨立的專業書店才能迎來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