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怎麼還沒到呢?”
11月1日,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人民醫院心臟外科的病房內,周學海不時地翻出手機,還自言自語。
周學海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小岩地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的兒子周富佳今年8歲。周學海這次來興義,是為了給兒子看病的。
“2歲的時候,他爺爺背他到處玩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心跳比別的孩子要快一點,我們帶去鎮上的衛生所檢查,醫生說是先天性心臟病。”周學海說。“鎮上的醫生說,治好這個病少說也要六七萬。”
對以務農為生的周學海來說,六七萬元人民幣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10月24日,鎮里面的衛生所的醫生通知我們來興義,說是有外國醫生可以給小孩看病,加上政府的補助我們一分錢都不用出。”周學海說。
11月1日13點30分左右,由貴陽來的飛機在晚點1個多小時後降落在興義機場,一個背黑色旅行包說著英文的中年人匆匆地下了飛機。這個中年人叫岑穎幹(Dominique Shum-Tim),是一名出生于非洲現居住在加拿大的華人,人們都親切地叫他Shum-Tim醫生。Shum-Tim醫生現在是麥吉爾大學醫學院外科部副教授,同時還就職于白求恩曾經工作過的蒙特利爾皇家維多利亞醫院,這是他第三次利用自己的休假到貴州進行義診。
“我們先去吃點什麼?”在機場迎接Shum-Tim的一位當地醫生問到。“不,我們現在直接去醫院,看一下病人就準備手術,請醫院準備好。”Shum-Tim告訴當地醫院的相關負責人。
Shum-Tim的第一場手術對象,就是8歲的周富佳。“從推出病房,到最後推出手術室,差不多三個小時。”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周學海並不太了解Shum-Tim醫生“輝煌的”個人簡歷。從醫生那里知道手術過程中兒子的心臟可能要暫停跳動一段時間,周學海感到很緊張。
下午五點過左右,周富佳被推出手術室,醫生告訴周學海手術很成功,周學海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很開心也很感動,外國的醫生給孩子動手術不要錢,住院、手術的其他費用醫保和醫院都報銷了。”周學海說,治療兒子的病沒有花一分錢,完全出乎意料。
Shum-Tim醫生在興義市一共待了三天半,成功地做了8臺手術,病人中年齡最小的8歲、最大的34歲。面對病人家屬的感謝,醫院、政府、媒體的關注,Shum-Tim醫生卻顯得頗為淡定。“我覺得我只是給他們帶來了我們力所能及的東西:為他們做手術,讓他們能夠更健康地生活。”Shum-Tim醫生說。
當Shum-Tim醫生從翻譯口中得知有人叫他當代白求恩時,他笑著搖了搖頭,Shum-Tim醫生並不讚同這個“稱謂”。“白求恩是中國的英雄,他為中國付出了很多,為中國人民付出了很多。盡管我和白求恩先生都來自于同一所醫院,但是我無法和他在中國付出的血汗相比。我們只是幫助盡可能多的人,給他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Shum-Tim醫生說。
11月8日下午,Shum-Tim醫生踏上返回加拿大的飛機,有人問他:還會不會再來?
他笑著說:“任何時候”。(安娜 陳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