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變“保姆”美華人困擾 教養方式生活習慣頻衝突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期:2012-11-07 14:25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不少華人年輕家庭在養育年幼兒女時,仍處于創業或工作初期,多半需要長輩幫忙照顧下一代。過去華裔移民生兒育女後接父母越洋到美幫忙照看,但越來越多的華人長輩因語言障礙、出入不便,加上中國國內生活條件改善,而不願幫子女“做保姆”。而且,長輩與子女在教養方式和生活習慣也常有衝突,造成一些家庭困擾。

  在紐約從事金融行業的潘小姐是家中獨生女,父母對她寵愛有加,家庭較殷實的父母在她結婚時曾贈與購買新房的首付款。當她懷孕後,想當然認為全職在家的母親會赴美幫忙,沒想到父母一口回絕,後來勉強答應赴美幫忙做月子,但建議她產假後回去工作,雇用保姆或將孫女帶回中國在國內找保姆照料。

  女兒出生後,潘小姐的父母一同從中國赴美,因不善烹飪,有時潘小姐和丈夫下廚,父母嫌吃得簡單,經常外出就餐。而隨著回國時間臨近,潘小姐還得帶著父母去血拼名牌服飾。潘小姐說,作為新手媽媽,把幼小的女兒交給保姆不太放心,才想到讓父母幫帶孩子,“但現在卻不能指望父母”。

  不少長輩中國父母國內退休後生活豐富多彩,而隨著中國經濟、醫療等條件的發展,他們也不願意隨子女移民美國,也不靠在美國扎根的兒女們養老,因此,越來越多父母在子女提出照看孫輩的要求時,往往不大情願或幹脆回絕。

  家有六歲女兒的王太太母親早逝,女兒出生後公婆赴美幫忙帶孩子,但公婆生活習慣與留學多年的她很不協調。“公婆說話嗓門都特別大,剛開始我還以為他們年長耳背,但問過老公發現他們一向如此。”還有,公婆做菜油鹽放太多,而王太太偏愛清淡食物,一次她建議公婆少放,結果婆婆不滿地說:“伺候你還要挑三揀四,明天我們就回國。”

  還好丈夫從中勸解,公婆住滿簽證有效的六個月後急匆匆回國,王太太將女兒送到居家附近的托兒所,但女兒體質較弱,隔三差五生病,在托兒所也經常哭鬧,王太太只好辭職回家照顧女兒。目前女兒入讀小學,王女士打算重返職場,“雇保姆不放心,公校假期又多,也沒法完全只雇一個課後照看女兒的保姆,還得再商請公婆來幫忙。”

  康州的孫女士兒子兩歲半,父母和公婆兩家輪流照看孫子各半年,但今年輪到自家父母赴美時,父母卻因健康不佳而推托,孫女士說:“我知道他們是不想來美國做保姆,他們退休後整天和朋友遊山玩水,而到美國不會開車,必須由我帶著出門,感覺不自在。”但孫女士也指出,有好友的婆婆赴美幫助帶孫子,結果婆媳關係不和導致兩人大打出手,丈夫不問緣由堅決要求離婚,並帶自己的媽媽和孩子搬出去住,“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所以,父母不來說不定也是好事,我打算把兒子送到托兒所”。(崔芳)

 
編輯: 普燕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鏈接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