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寶先生(右一)與楊肖英主席(左一),伍善雄會長(右二),何作軍會長(左二)在世界順聯歡迎晚宴上 譚仲實攝
美國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吳國寶先生是順德容桂人,他關心家鄉發展建設的事跡,以及堅決支援祖國統一的言論,筆者早有耳聞。2005年8月5日晚,吳國寶先生參加了在順德華桂園舉行的美國華裔青年夏令營晚宴,借著晚宴前的一點時間,筆者簡要地採訪了他,但時間倉促,未能多談。誰知幾天之後,吳先生竟專門從大洋彼岸打來越洋電話,接受專訪,筆者驚喜之餘,更抓緊時間,完成了如下的訪談:
1、問:您曾親自捐款支援興建桂洲中學,還在美國發動鄉親捐款支援家鄉的教育事業,這樣做的社會意義何在? 吳國寶(以下簡稱吳):捐資辦學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我1960年代赴美讀書,45年過去了。我在美國三藩市畢業,結婚,生子,也在那裏退休。我們的一生很簡單,但是我始終認為,讀書學習,是人生的最終目標,是我們一生都要堅持的一件事。我們順德,從以前的魚米之鄉,蠶桑之地,發展成為現在的小工業城市,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在於下一代的發展,而重中之重就是發展教育事業。 我的父母以前很辛苦,將所有的時間精力都花費在供我讀書上面。幾十年過去了,他們的辛勞沒有白費,我現在這樣做,也可以説是在回報父母親。
2、問:您在幾十年內多次回鄉,那麼這些年來您回鄉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吳:現在回來與以前回來的直接感受,除了城市建設的巨大變化外,最大的不同就是交通的便利。解放前,如果要從香港回來,必須先經過澳門,再由香山(中山)過來,每次最快都要花上半天時間,路程很遠,也很辛苦。現在從香港回來,搭飛翼船隻要個多鐘頭。從前的方式與今天都不可同日而語。正因為有了這個便利,所有的物、人都得以儘量流通,盤活了經濟發展,我們順德的出産也得以遠銷內地甚至海外。交通的方便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3、問:在您看來,祖國大陸除了物質上的巨大成就外,人們的精神狀態方面有些什麼樣的變化? 吳:現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已經有了大變,開放而勇於接納外來事物的心態代替了以前短淺的目光、保守的心理。對於身居兩地,有著特殊生活背景的我來説,這種轉變我的感覺是特別明顯的,我們中國人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開放,更能融入現代社會。 以前,保守的想法使我們對任何外來事物都加以否定,比如對美國這個“敵人”的態度是毫不猶豫地加以拒絕,這種想法和心態無疑阻礙了發展的進程。我斗膽講一句,之所以100年前清政府搖搖欲墜,統治極端腐敗,國家受欺,人民受辱,説到底就是因為閉關自守惹的禍。我們今天絕對不可以重蹈覆轍,應以開放的態度接受現代文明的熏陶,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加判斷地全盤接收,精華要學習吸納,不好的要改良或者拋棄。
4、問:今年夏天三藩市順德行安善堂組織了美籍順德裔青年夏令營返鄉,您認為活動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吳:組織青少年學生夏令營活動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下一代認識家鄉、了解家鄉。和我們不同,他們有的可以説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環境決定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接受的完全是美國文化和美國歷史的教育,對我們泱泱大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毫不了解,有的甚至不知道中國在哪,不知道他們自己的根在中國。這種極端的現象雖然不多,但對我們震動很大。雖然在家裏,中文是主要語言,家長也會送小孩去中文學校學習,並且經常給他們講中國和順德的故事,但我們沒有辦法向他們詳細解釋一切。必須承認,我們的努力並不能完全打消他們對中國的疑惑,也並不能讓他們全面了解真實的家鄉,所以,組織夏令營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俗話説“百聞不如一見”,我們現在就是要讓他們回到家鄉,回到自己的根,用自己的雙眼認識這個似乎被迷霧籠罩的地方。
5、問:您能介紹一下舊金山統一促進會的成立背景嗎? 吳:我擔任了灣區第一副會長。在美國政壇上,有各派政治力量存在,有一些勢力是反對我們祖國統一的。在我看來,分裂是萬萬不可的,中國為了要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一定要統一。孫中山先生一生都在為革命理想奮鬥,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中國統一。我讀過很多關於美國歷史、文化的書籍,美國一步一步走向自由、民主,並最終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自由、民主的象徵之國,但是,美國並非自建國始就選擇了開放式的民主尊嚴,華盛頓直至林肯及後來的總統們都是首先在獲得獨立、統一美國的基礎上才開始建立真正的美國式民主自由。馬丁 路德 金,美國民權運動的傑出代表人物,沒有美國的獨立、統一,像他這樣爭取民主、民權都是奢談。 我覺得,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要經歷統一——建立國家尊嚴——選擇民主自由的這樣一條曲折的道路,所以歸根結底一句話,中國發展的第一目的,就是要統一。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我們不畏艱難,組織建立起了舊金山統一促進會。
6、問:統一促進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吳:我們主要在北美洲聯絡鄉親和廣大華人華僑。當年,孫中山先生説“華僑是革命之母”,就是因為廣大海外華人華僑長期以來對祖國革命和建設的傾力支援。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好比一個人獨自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再沒有回來,光陰荏苒,就會時時懷念自己的父母親。華僑就是這樣,久而久之,就想到要為遠隔萬里的鄉親,為自己的祖國做一些事情,來回報他們。我們也同樣發覺,祖國變得強大,我們在外面就少受很多欺負和歧視,強盛的中國就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現在談到統一的問題,我認為一定要在廣大華僑華人中間打好根基,他們是維護祖國統一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我們中國在海外的同胞約有3000萬之多,這幾乎相當於整個臺灣的人口,團結起來的力量是相當可觀的。對於我們來説,維護祖國統一最緊要的是以我們大多數人的共同行動,向國際社會、向臺灣表達我們堅決維護統一的信念,展示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的決心,要讓世界看到我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7、問:您在今年初宣誓就任舊金山市移民權益委員會委員,能否介紹一下移民權益委員會的工作情況? 吳:移民權益委員會的工作是美國政府委派給我的政府工作。實際上,很多美國白人將美國所有的有色人種如黑人、黃種人都視為移民。雖然美國是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國家,但種族歧視依然十分嚴重。舉個例子,黑人男子與白人女子的孩子會被視為“黑人”,反之亦然。耐人尋味的是,美國黑人從外表看,與非洲黑人是不同的,但這些美國黑人往往被視為非洲移民。這種行為可以用“因為歧視而歧視”來形容,這種觀念可以説在美國社會已經根深蒂固,並未因它自身的民主與自由而改變。 作為移民權益委員,我將鼓勵華人尊重美國法律,民主和自由,成為美國一份子;其次,我要將華人傳統文化推介給美國政府及主流人士,並透過職責將移民的情況和願望向市參事會及市長反映,然後由市長向州及聯邦政府爭取應得的權益。我們的工作還有調停與調查,對有關移民的投訴、案件、以及種種違規違法情況通過調查向政府反映,提出應對措施解決問題。只要有問題,我們都會一查到底。
8、問:隨著國際交往的加強,新的移民越來越多,他們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那麼對於新移民的希望與困惑您有什麼看法? 吳:如今新移民很多,初來的需要保持一種融合與容納的心態。美國社會環境與中國不同,新移民在頭一兩年可能比較難受,會遇到種種不適,這就需要他們儘量適應新的環境,儘快融入新的社會生活。而多年以後,當這些以前的新移民在美國安居樂業、享受生活的同時,他們應該要飲水思源,要想著自己出來究竟是為著什麼,只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幸福,還是為了祖國家鄉包括自己都受益。思考過之後,就要有所行動,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家鄉的興旺發達,為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廣大的海外華人在外面要認識到祖國、家鄉的可貴,一有機會就要多將祖國和家鄉的資訊向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同學等等宣傳,要告訴那些外國人,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到底是個什麼樣,祖國的社會環境如何……因為很多美國人仍然對中國不了解,有著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性,對華人或多或少還有一些歧視,表現為一種對抗性,我們華僑應該團結起來,集中力量,為了中美友好搭建橋梁,為了讓世界更了解中國而努力,從這個橋梁作用來説,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的發展是有相當大貢獻的。

吳國寶先生接受順德職院聘書 吳國寶先生(左一)贊助“慈善杯”高爾夫賽1萬元 吳宋立攝
後記: 2005年12月,順德區人民政府發佈決定,向吳國寶先生等44位人士頒授“順德榮譽獎章”,以表彰他們為順德各項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吳國寶先生多年來關心家鄉,熱愛祖國,獲授“順德榮譽獎章”可謂實至名歸,家鄉人民誠望與吳先生一道,為讓世界了解中國而努力奮鬥。 相關連結 —— 一、吳國寶1960年到美國,45年來以三藩市為家。到美前在香港浸會大學念土木工程,到美後在加州理工學院修讀建築工程,1965年學士畢業,曾任職太平洋煤電及知名建築公司,從事過煤電、核電及捷運工程的設計。1980年代自立門戶,從事房地産開發。吳國寶先生就任移民權益委員會委員前,還一直擔任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第一副會長,他多次表示“中國一定要統一,中國一定能統一”。2005年3月8日在中國人大審議反分裂法前夕,力挺《反分裂國家法》。 二、移民權益委員會關注市內涉及移民權益的各項事務,對改善、提高移民生活品質和參與政府管理提出意見。委員會曾組織公聽會反對愛國法案,對消減第四衛生局(華埠公共衛生局)經費進行公聽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