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節目為您講述了澳籍華人邱維廉用9年的心血在長城修建索道的故事。其實在邱維廉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心願,那就是中國統一大業能夠早日實現。為此,他勇於承擔起澳洲和大洋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的職務,為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積極奔走。
2002年2月21日全球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大會在澳大利亞雪梨召開,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兩岸四地的代表和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南北美洲和大洋州近千名代表在中國和平統一的旗幟下,表達海外華僑華人反獨促統的心聲,組織籌備這次大會的人就是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邱維廉。
在邱維廉看來,反獨促統不僅是全球華僑華人的大事,還應該讓僑居國的政府以及國際社會了解和支援,於是他特地邀請了澳大利亞兩位前總理出席大會,同時邀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出席大會並演講。
邱維廉:籌備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會議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有財力支援和廣泛的人際關係外,還需要有很好的體魄來承擔繁重而瑣碎的組織工作,為了聯絡五大洲的華僑華人,最頻繁時邱維廉一個月要來回飛行12次,就在大會開幕前幾天,邱維廉在飛機上病倒了。
太太夏秋陽:就是上飛機前的五分鐘吧,他躺在沙發上,説讓我躺一會兒,就是疲勞成這樣,我説身體這樣子就不能開這個會,或者委託別人,他説不行,我已經既然做會長,怎麼樣我也得頂住這一次,一定把這個大會開好,責任很重大,如果我不去,像什麼樣子,我一定要去。就是再重的病也要去,他想辦法請了兩個同志一起扶著他上的飛機到的飛機下來以後就用擔架推出來了。
大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然而邱維廉卻為此瘦了8斤。
做好和統工作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如何把海外的新僑、老僑,以及海峽兩岸持不同意見的人統一起來,為此邱維廉費盡了很大的心思,如今在澳洲中國和統會的理事成員中有三分之一是臺灣人、三分之一是大陸的新華僑、另外三分之一是老華僑,邱維廉在組織內部做到了平衡。
中國臺灣和平統一會會長郭俊次:他的愛國情操洋溢感人,一般的愛國僑友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相似的地方,基本上我對他的敦厚、熱情以及一視同仁,大家都能夠打成一片,他的人脈、人緣都不錯,都非常好。
為了將大洋州20多個島國中的華僑華人團結起來,凝聚到中國和平統一事業中來,2004年4月23日邱維廉發起並成立了大洋洲和平統一促進會。
邱維廉:跟中國建交的大洋洲國家是這十年來越來越多,過去那些小島國,大部分都跟臺灣建交了。這裡面就不但是從建交的意義上,從聯合國來講,每一個島國都有他一票,每個島國都在聯合國有發言權,從國際友人來講,我們也做了一些工作,讓他們能夠理解跟支援中國。
現在邱維廉雖然經營著許多的産業,但他的大部分精力卻不在賺錢上,生意上的事多是太太夏秋陽幫他打理,而邱維廉一心鋪在了中國和平統一的事業上。當他看到中國貧困地區有許多白內障患者需要及時救助時,他立即以澳洲和統會名義發起了僑心光明萬里情的活動。
利用澳洲和統會的號召力,邱維廉發起舉辦了各種各樣的籌款會,他將募集來的錢購置所需的醫療設備和藥品。從2003年起邱維廉組織海外醫療隊先後深入到西藏、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貧困地區為白內障患者進行義診活動。
醫療隊中既有澳大利亞眼科專家,又有澳籍華人和中國臺灣的眼科專家。三年時間裏他們共為1000多名白內障患者做了摘除手術。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8歲,最大的83歲。
僑心光明萬里情活動在澳大利亞當地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越來越多的眼科專家加入到赴中國的義診活動中,義診也成為澳洲和統會每年定期舉辦的一項活動。
邱維廉:我們這些華僑、華人,能夠幫患病的同胞重見光明,用我們的愛心和行動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進中澳兩國人民之間的情誼,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了。今後我們將爭取每年搞一次這樣的活動。
邱維廉做慈善事業是持續不間斷的,他幾乎每年都要捐建一所僑心小學。如今他捐資興辦的僑心小學已有14所,他説自己有生之年只要有能力就要一直捐建下去。(文/央視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