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駐博茨瓦納使館臨時代辦茍皓東應約為博中文報紙《華僑周報》撰文。針對僑胞頻遭敲詐勒索和偷盜搶劫等情況,文章呼吁華人華僑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我防護。文章發表後,在僑胞中引起熱烈反響。許多僑胞反映,文章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中國大使館對僑胞的關心和愛護,提出的忠告也入情入理,發人深思。
文章如下:
自我防護從自我做起
來到博茨瓦納,見同胞們事業發達,生活殷實,華人社團風清氣正,甚感欣慰。同胞們憑著勤奮和智慧,歷經艱辛坎坷,取得驕人業績,可敬可佩。交往中,深感大家把我當朋友,也聽到一些擔當不起的讚許。《華僑周報》約我寫點東西,卻之不恭,于是借此機會和同胞們談談心。
同胞們離家去國,異域謀生,“平安”二字最重要。博茨瓦納政局長期穩定,政府廉潔指數居非洲榜首。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腐敗現象有所加劇,社會治安也在下滑。作為外國人,我們固然無法改變客觀現狀。但是,我們可以行動起來,從我做起,有效減少遭受侵害的可能性。
自我防護,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我在這里為大家支幾招,不妨一試。
第一招曰 “守法”。有些禍事,把握好自己,完全可以杜絕。比如,不購買違禁品。最近有同胞攜帶象牙出境,惹來牢獄之災,甚至可能被判終生監禁。博茨瓦納和中國都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國,千萬不要以身試法。當地絕大多數野生動物受法律保護,故不可貪吃野味,以免禍從口入。還有幾點至關重要,遵守有關移民和簽證規定,及時辦理工作許可、居留證和簽證延期,按章納稅。切記:遵紀守法是最好的“護身符”。
第二招曰“謙恭”。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納米比亞前總統努喬瑪曾經說:“中國人是謙虛的民族,謙虛者應該受到褒獎”。海外創業,靠的是和氣生財保平安,謙恭多受益,傲慢必遭損。要養成以下好習慣:行車不搶道、停車不爭車位、公共場所出入不搶先、酒會上取食品不爭先,等等。總之,要盡量做到“溫良恭儉讓”。上面這些看似小節的舉止,做到了,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化雨,得到微笑;反之,給人的印象是小氣、粗魯、自私、傲慢,受到鄙夷。別忘了,我們這張“永遠不變黃色的臉”上,大大地寫著“中國”。
第三招曰“尊嚴”。非洲草原上,猥瑣的鬣狗專門攻擊孱弱的食草動物。同胞中不少成功人士都有一個體會:自身實力越強,麻煩越少。所謂實力,並不僅指資產多少,更包括自身素質。得體的儀表是尊嚴的符號,良好的舉止是尊嚴的體現。你如果不修邊幅,邋里邋遢,工作環境臟亂不堪,不僅容易成為欺侮的對象,連當地員工都會看不起你。公司不在大小,但一定要做得專業,員工穿戴正規,工作場所整潔體面,再面對那些敲詐勒索的小吏,就能不卑不亢,不怒自威。
順便提示一下,參加社交活動要正確著裝。出席政府官方、外交使團、銀行和公司等舉辦的正式招待會或晚宴,一定要著正裝。穿無領恤衫、牛仔褲、運動鞋參加酒會和宴會是十分失禮的。
第四招曰“尊重”。孟老夫子雲,“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不能忘記非洲兄弟把中國“抬”進了聯合國,非洲人民也沒有忘記中國人民在他們爭取民族獨立、反抗種族隔離的正義鬥爭中所給予的寶貴支持。博茨瓦納人大都善良純樸,開朗直率,你尊敬他,他一定尊敬你。平日里要刻苦學英語,最好再學一些茨瓦納日常用語,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了解本地的文化和歷史,積極交往當地朋友,會給事業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優勢。
歧視黑人是恥辱的,可能會被“上綱上線”,帶來嚴重後果。公開議論當地的政治敏感話題是一大禁忌,不對領袖人物妄加置評,更不可人身攻擊,避免禍從口出。
第五招曰“厚道”。還是孟夫子的話,“愛人者,人恆愛之”。在人家的地面上謀生,當地百姓就是衣食父母,要常懷感激回報之心。眾人拾柴火焰高,義行善舉不分大小,貴在參與。小事可以從身邊做起,比如,對員工多照顧一些,手頭大方一些,日行一善,積少成多;實力雄厚一些的,可參加各類慈善公益,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在這里想強調一點,“好事要做在明處”,大額捐款和資助要主動登報宣傳,因為你的善舉代表整個華人,同時也起著模范帶頭作用。
2月底,一華人商店遭持槍搶劫,當地員工奮力反抗,歹徒倉皇逃走。人心都是肉長的,試想一下,如果店主平日里尖吝刻薄,那麼員工能在關鍵時刻挺身相助嗎?這個例子生動說明,善待別人等于幫助自己。
第六招曰“提防”。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善待當地員工是正確和必要的,但是,錢物疏于管理,可能會誘使雇員見財起意,這樣的損失錯在自己,也害了別人,同胞中這方面的教訓不少。此外,炫富是大忌。追求物質享受沒有錯,但不妨簡約其外而安逸其內,安防設施不可忽略,這方面可以效倣當地一些生活品質極高的白人富翁。
以上所謂“支招”乃一己之見,有些話是逆耳忠言,中聽不中聽,既然是朋友,就不見外。總而言之,事在人為,只要我們堅持自尊自愛、誠信經營、與人為善,就一定能夠在這塊土地上繼續發展發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