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遊客在美國館中華“百家姓”牆下合影留念。
肖翊攝
李、王、何、馬……參觀世博會美國館的遊客驚喜地發現,在一樓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不斷顯示出中華“百家姓”姓氏文字,伴隨這些姓氏出現的,是該姓氏美國華裔的頭像。
原來,這是今天開幕的由上海世博會美國館的首席讚助商、美國華裔精英組織“百人會”發起的“美國華裔——同一家人”展覽。
“百人會”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華人組織,上海世博會美國館籌資建設階段,“百人會”便籌劃召集美國華人共襄世博盛舉。“要讓美國華裔都動起來,”“百人會”常務理事、世博會項目主席楊雪蘭和她的夥伴們設想,通過照片牆的形式展現不同階層的美國華裔的形象,也展示華裔在美國各領域所做的貢獻,“只要具有華人血統,無論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或留學生,都可以上傳自己的照片。”
美國館內展出的“百姓牆”由上百面顯示屏組成,可同時呈現數萬張美國華裔的數字照片,全部照片按中文姓氏的編排不停地切換畫面。
“用姓氏作為展示的引子,很好地加強了美國華裔的文化認同感。”楊雪蘭說,很多美國華裔已是二代、三代移民,有些人不知道中文名字怎麼寫,甚至不會說自己的中文名,加上各地華裔的口音不一樣,一個姓氏往往有幾種英文拼寫。為此,“同一家人”組織者給每個姓氏標注了英文,上傳時可以準確選擇自己的中文姓氏。
主持本次展覽開幕式的知名華人靳羽西告訴記者:“華裔在美國猶如一個大家庭,只要是華裔,都能夠聚集在中華姓氏文化符號之下,從而增強美國華裔的文化認同感,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而感到自豪。”
據介紹,“同一家人”照片牆活動在美國350萬華裔中產生了很大影響,到5月4日上午為止,共有7.77萬人次訪問活動網站,500多個華人姓氏、1萬多名美國華裔上傳了他們的照片,提供了各自的姓氏、祖籍以及美國現居地等信息。
建築大師貝聿銘、大提琴家馬友友、花樣滑冰世界冠軍關穎珊等名人都參與活動,但更多的還是美國不同階層的華裔族群,“華裔在美國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僅在科學界,還有很多華人在體育、藝術、商業方面做出了貢獻。”楊雪蘭說,下個月開始,“百姓牆”將展出更多的美國華裔名人和他們的故事,世博會結束之後,“美國華裔——同一家人”活動也將繼續保持下去,把更多美國華人凝聚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