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關閉一年進行翻新的新加坡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為配合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將于10月9日重新開放。
翻新工程耗資560萬元,修繕後煥然一新,兩層樓的舊式土生華人建築共設五個展廳,展出450件展品,其中180件為包括真跡的真正文物,分別有145件來自文物局、16件為晚晴園藏品,以及20件來自外界的收藏。
重新開放的晚晴園,由國家博物館負責策劃,最大特點是,展品及呈現方式完全以新加坡革命志士作為切入點,以照片、文物、文件、書法等展品展現當年本地先驅人物如張永福、陳楚楠、林義順等人對辛亥革命的貢獻。
為尋找革命先驅留下的文物,晚晴園館長潘宣輝甚至特地去了檳城、香港、臺北、美國等地,並在美國找到張永福88歲高齡的女兒張健華,獲得張健華至今保存的張永福出版于1933年的《南洋與創立民國》。
在29日的媒體預覽與記者會上,潘宣輝說,晚晴園下來將加強及展開兩項工作,首先將著重教育工作,通過舉辦活動,讓年輕人對當年支援革命的一群先驅人物及他們走過的歷史有所了解。
與此同時,晚晴園也將積極展開研究工作,潘宣輝認為,目前晚晴園與本地革命志士相關的研究還存在很大空間,通過研究可發掘更多過去被遺忘的歷史。
晚晴園也計劃與各地孫中山紀念館合作,如一年一度的“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晚晴園將借這個平臺與世界各地的孫中山紀念館交流及合作,從中收集辛亥革命在南洋的史料和檔案。
晚晴園並已爭取到第24屆“孫中山—宋慶齡紀念地聯席會議”的主辦權,會議將于2012年11月在本地舉行。今年11月3日至5日,晚晴園也將聯合國大中文係在新加坡主辦“辛亥革命:孫中山、革命志士與新世紀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
配合晚晴園重新開放,潘宣輝也宣布,自10月9日至30日,晚晴園將舉行三星期的文化節“文化饗宴藝晚晴”,節目豐富多元。
文化節由本地電影導演陳子謙擔任節目創意總監,他說,他試圖策劃一係列老少鹹宜,能讓一家大小、老中青共賞的節目,除了中國歌舞團表演,還包括本地歌手如蔡淳佳的現場演唱。(張曦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