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踏上修心之旅 10大著名寺廟拜佛祈福

時間:2011-09-02 08:44   來源:鳳凰網旅遊

  中秋節即將到來,如今傳統節日得盛況已不多見,但賞月拜佛還盛行,草根人家仍保留吃月餅的習俗。中秋節不光是團圓的日子,另外也是個祈福還願的日子。2011年中秋小長假來次靜心之旅吧,想象下:秋風習習,漫步寺廟周邊,陣陣鐘聲縈繞山間,回蕩在耳邊,還有那虔誠僧侶的誦經聲,恍然中自己好似來到了夢中的遠古...

  第一位:哲蚌寺

哲蚌寺

  哲蚌寺興建于公元1416年,距今已有582年的歷史。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坐落在西藏拉薩城西約5公里的根培烏孜山下。從根培烏孜山上俯視,哲蚌寺三面靠山,猶如嵌在一輪彎月之中。極目遠望,湛藍色的天際下,幾朵遊雲,一面青山;而山野之中,則是流淌了數千年的拉薩河畫出的一條蜿蜒西去的銀帶。若是下到山腳,從河岸朝北遠眺,在根培烏孜山彎月般的懷抱中,一座座的佛殿經堂、一棟棟的經院扎倉、一排排的僧人宿會,其院牆的色調大都呈白色,層層疊疊遍布于山谷間,真像是天神用潔白的大米砌成的廟宇。也許正是取于此意,哲蚌寺的藏文全稱是“吉祥米堆砌成的十萬尊勝洲”。

  第二位:大昭寺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始建于唐貞觀21年。寺內主供的釋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帶進的,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今天的“拉薩”。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築金頂、鬥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檐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寺內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在拉薩,藏族人也喜歡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角街一帶稱為“拉薩”,藏文意思是佛地,你還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門口磕長頭,場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見大昭寺在拉薩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築,殿宇雄偉,莊嚴絢麗,每日被轉經的人流簇擁著。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釋迦牟尼,就是說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