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六一”只是孩子們的節日?每個人心中都有珍貴的童年記憶,還有那些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不朽的兒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娃哈哈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小螺號嘀嘀嘀吹……這個六一,就讓這些熟悉的旋律帶著我們走遠一些吧,去尋找心中封存許久的童年故事。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那更好了,帶上他(她)一起夢回童年,悠揚悅耳的歌聲會讓你們的心更加親近!


1中國澳門
幽靜小城中 訪世遺古跡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我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啊母親!我要回來……”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是中國著名學者聞一多于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全文共七首,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時用作主題曲。當時,該歌曲在各大中小學里傳唱,讓年少的我們為之深深感動。在澳門,由媽閣廟出發,沿著相鄰的廣場和街道直行,便可逐一訪尋這座久經滄桑的小城的世遺古跡,感受其400多年來的變遷。 小小的澳門本島,薈萃了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既有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首座西式劇院、中國海岸首座現代燈塔,又有具嶺南風格的廟宇、清末富商的院落等,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及最集中的歷史城區。媽閣廟相傳建于1488年,已有逾500年歷史,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實物可考的最古老廟宇。廟宇主要由4座建築組成,其中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弘仁殿3座供奉天後,另一座觀音閣則供奉觀音。據說首批葡萄牙人在16世紀中葉于附近登岸時,誤以為媽閣就是澳門的名稱,于是澳門有了一個葡文名字——Macau。
Tips:遊覽澳門舊城區以走路為主,故最好穿著輕便鞋及戴太陽帽,夏天一定要搽防曬用品;世遺路線串連20多個景點,部分街道相當狹窄,不時會有車輛經過,參觀時要分外小心。要拍漂亮的大三巴照片,宜在早上太陽照射前壁時前往,東望洋山則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2臺灣澎湖
白浪沙灘邊 看澎湖漁火
“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回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柱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余暉,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澎湖灣 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外婆的澎湖灣》
有人這樣評價這首歌:“潘安邦的故事,葉佳修的代表作,校園民歌運動的紀念碑,鄉土情懷的音樂寫真,童年生活的純真回憶,影響一代人的不朽之作”。在臺灣,澎湖有“離島之最”的稱號,從 《外婆的澎湖灣》到熱播偶像劇《海豚灣戀人》、《原味的夏天》,這里都被塑造成藍天白雲、蔚藍海洋、金色沙灘的島嶼風情,也成就了澎湖清新怡人的形象。
清晨,澎湖列島海濱帆牆林立,微波漾碧,晴空萬里,風景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夕陽沉海時,暮色蒼茫,漁火漸升,每逢月夜,萬千漁船燈火布滿海上,恍如一座不夜城。“澎湖漁火”清代即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還是著名的漁港,每天都可以看到:平坦的沙灘上,晾曬的是大片大片的魚幹,自成一道風景線;熱鬧的拍賣攤上,買家賣家交織如梭。岸邊樹蔭下,漁家婦女聚在一起忙著曬補漁網,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純樸,讓人不禁感動起來。
Tips:仙人掌冰曾勇奪澎湖最具吸引力的甜點票選第一名,而澎湖的海鮮美食料理則是澎湖絲瓜、花枝丸及金瓜米粉等。棱角絲瓜、嘉寶瓜、哈密瓜為澎湖三大特殊瓜果。澎湖絲瓜質脆味美,和臺灣絲瓜大相徑庭;嘉寶瓜呈橢圓形,金黃色果肉,水多味淡,為澎湖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