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山 通向內心的自省之路

時間:2011-11-01 09:21   來源:時尚傳媒集團

  一個名叫“書豪”的臺灣男孩只身騎車從麗江出發,踏上前往拉薩的2000 多公里騎行路,開始了一次充滿青春與冒險的朝聖之旅——當我準備前往阿里的時候,恰逢臺灣電影人杜家毅的電影《轉山》首映,那個臺灣男孩只身入藏的故事令我對阿里轉山更加充滿了向往。我相信自己將要踏上的不僅是轉山之路,更是一條通向內心的自省之路。

  在路上:不見樹木的秘境風光

  若是問阿里的孩童是否見過樹木,就相當于問從未去過海邊的內陸人是否見過大海。阿里地處西藏西部,因平均海拔在4500 米以上,被稱之為“世界屋脊的屋脊”。正因為海拔高,樹木難以生存,放眼所見的大多是些身量矮小的灌木類植物、碧綠的草場,以及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疊疊山巒。

  阿里境內,時而可見美麗絕倫的雪山,即便在夏日也維持著聖潔無暇的銀白色峰巒。80 余條河水,倣若寬窄不一的藍綢緞子、白銀鏈子,彎彎轉轉地流過草原。源于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的四大河流,象泉河、馬泉河、獅泉河和孔雀河,分別從阿里沿各方流入鄰國印度和尼泊爾,成為當地包括聖河恆河在內的幾條主要河流的源頭之水,阿里遂被稱之為“千山之顛、萬川之源”。以草原與戈壁為主要景觀的阿里,還星羅棋布地散落著大大小小的60 多面高山湖泊,例如盛名在外的班公錯、鬼湖拉昂錯和聖湖瑪旁雍錯等。在那冰藍色波平如鏡的湖水之中,映出大團團懸于蒼穹之中的各色雲朵,加上雪山的倒影,堪比仙境。

  我和同伴是大清早從拉薩出發的,待到阿里西北部的岡底斯神山腳下的塔爾欽小鎮,已是2 個整天之後的事情了。雖然白日里開車時幾乎是馬不停蹄,卻仍舊不得不在拉孜縣城和仲巴縣所轄的一個叫做“帕羊”的小鎮上,分別歇息了兩夜。從帕羊到塔爾欽,要路過日喀則和阿里地區交接的馬攸木拉山口,這乃是沿路最難開的一段,不僅溪流甚多,而且路面起伏不定,最是顛簸。而且,其中有一段約2 小時的車程皆在海拔5000 米以上,夜色稍暗便不敢行車,只怕犯了高原反應而救助不及,于是只有下榻帕羊。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