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瀘沽湖:紅塵俗事 走婚與你無關

時間:2010-08-10 14:59   來源:21CN旅遊

  她靜謐而神秘,處於群山的包圍之中,岸邊生活著具有古老走婚習俗的摩梭民族。

  從麗江到瀘沽湖舊路230公里,耗時7小時,新線建成後里程縮短為130公里,需時4小時,但在雨季,路況依舊不好,司機往往選擇老路走,因而耗費時間較多。無論您想從哪個方位進入瀘沽湖,您都必須首先到達寧蒗縣城。縣城離湖區75公里,湖區位於落水村,大部分景點、民居、交通點都集中在那裏。麗江--瀘沽湖麗江到瀘沽湖,目前沒有直達班車,都要在寧蒗縣城轉車。不過轉車並沒遊客想像中那麼複雜和麻煩,其實非常方便,跳下一個車,在同一地方又跳上另一個車就行--寧蒗去瀘沽湖的車就在車站等候著。大多數遊客無論是包車去的還是坐班車去,通常都要在寧蒗吃午餐。

  傍晚,下著小雨,我們在藏式民居組成的左所鎮漫步,從這裡看不見瀘沽湖,但是小城裏有一種很安詳的氣氛。我們在一家小麵館吃麵,老闆竟然是一位從成都辭了公職過來經營的女士,與我們聊了很久,説她先到麗江再來這裡還準備去亞丁,當然不是為了簡單的謀生,邊走邊玩。這麼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真是讓人羨慕,只感嘆我們俗務纏身做不到。

  次日清晨,從睡夢中醒來,先輕裝去近處的草海,這裡是無邊無際的水草世界。我們坐上當地人的小船,從一條窄小的水道進入水草深處。看濃密的水草叢中清澈的湖水,還有快樂游動的小魚,看遠處劃小船在水草叢中工作的農婦,看草海盡頭青黛的群山,風景很不錯。當地的特産是一種大牛娃,據説很美味也很貴,可惜沒機會品嘗。悠閒的草海之遊歸來,我們很快背上大包,向遠處的瀘沽湖裏務比半島出發。走過幾個有濃郁鄉村風光的摩梭族小村,走過大片的山林和草場,翻過一座小山,我們終於來到真正的瀘沽湖岸邊,它的顏色讓人陶醉。我們從半山腰繞過一個美麗的小水灣,走上裏務比半島山脊上原始森林中的幽深小路,向瀘沽湖最深處前進。

  一路不見一個遊人,但是風景不斷,路的左邊是瀘沽湖,右邊也是瀘沽湖,腳下是沒有盡頭的山路。可能是風景讓人忘了時間的存在,我們也忘了還有天黑這回事。走了很久很久眼前還是深不見底的山路,才意識到即使立即原路返回也已經太晚了。我們已經不可能在天黑前回到有人住的地方,而我們沒有帶帳篷!焦急的情緒逐步的代替了之前的高漲的遊興,但此時也只有硬著頭皮繼續前進碰碰自己的運氣了。天黑前,筋疲力盡的我們終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方,這裡就是半島的頂端。我們看到路的盡頭是懸崖,懸崖下面是藍色的湖水,對岸百米外就是綠色的裏務比島,近在咫尺但是遙不可及。遠處,是若隱若現的大落水村,還有落日前的群山和漸漸西下的夕陽。此時此地、此情此景都只屬於我們兩個人,但是我們浪漫不起來,黑暗正在緊逼,前面是絕路,身後幽暗的森林讓人感到害怕。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事後很久再回憶起來,其實這樣的境遇也是人生中難得的經歷,一樣是旅途中的一種風景。

  當我聽到老公在前面和人大聲説話,讓懸崖下的船夫上來接我們下去的時候真是高興壞了,要知道一路上我們都沒有見到一個遊人可以説話的。我們見到那個摩梭打魚人,似乎是見到了菩薩派來的救星。那個漁夫也是很興奮的樣子,很快談好了價錢,接我們回裏務比半島的出發點趙甲灣,還可以附帶我們去一趟對岸的裏務比島,我們則送了他很多巧克力。我們坐上小小的豬槽船,暮色中游覽了裏務比島上的裏務比寺,然後劃過黑暗寒冷的瀘沽湖,到了一個有燈光有人氣的地方。小船上我們看著陰森幽暗的裏務比半島暗暗慶倖和後怕。

  第二天,我們飽覽了清晨瀘沽湖的美景,給一個神秘的盛裝摩梭美女照相。然後沿著湖邊山頂上的一條小道向凹誇前進。一路上天氣陰晴不定,對岸的獅子山頂峰時隱時現,水的顏色與天的顏色交相呼應,瀘沽湖一刻不停驕傲地展示她那婀娜的身姿、多彩的神韻,帶著一種神秘的氣質,有萬種風情,讓人無法不迷戀。路上老公忍不住從山頂的小路穿過濃密的樹林下到水邊一個小水灣處,在冰冷的水中開始暢遊,似乎是有點瘋狂的舉動,好在水極清,而且附近沒有人。奇怪的是如此美妙風景,我們一路只遇到兩個老外,一見面就忍不住很親熱的互相打招呼。再後來到裏格的時候,那裏賓客如雲,大家誰也不再理旁的人了。路人的規則大抵如此,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大城市裏人情淡漠而地處邊遠的人熱情豪爽。

  到了凹誇,日落時分的風景更加優美,我們見到一條橫在岸邊的小小豬槽船,找到一個摩梭船家,他給了我們一條槳,我們自己划船進入瀘沽湖深處。水清可見底,四週風景無限,只是豬槽船太不好控制,忽左忽右的,我們沒有劃很遠就回去了。背上大包正要繼續出發,遇上了熱情好客的達祖村的阿塔大喇嘛,於是決定今晚去他家住。

  在阿塔大喇嘛的姐姐家,在傳統的藏式火塘前和昏黑的燈光中,我們與他家所有人一起暢快聊天,喝了地道的酥油茶、青稞酒,還有一桌豐盛的食物,吃到當地名産豬膘肉。

  主人家人輪流上陣不斷的給我們敬酒,還那麼自然的一首一首開始唱歌。這時候我們也必須唱歌回應,我和老公喝酒還不算范怵,但是一開口就發現我們雖然能唱很多很多的歌但就是沒有一首能唱到底,都只會前幾句。好在主人也不在意,不會詞了哼哼也行。飯後,主人家上小學的兩個女兒開始表演她們在學校學的歌舞,對她們完全是自娛自樂,對我們則從沒有看過如此天真純凈的表演。我們幾乎用光了數位相機裏剩餘的全部存儲卡,保存了幾段女孩唱歌的錄影。要知道,這裡是母系的家族體系,女孩才是未來的繼承人和家長,所以這裡的女孩一個個在人前大方自信,而男孩們都躲在後面不出來。但是,這裡無論男孩女孩都那麼快樂。此行遇到的所有藏族、東巴、摩梭的主人,從來沒有聽到誰談論孩子的學習、考試、前途等話題。一路上還看到很多上學的小孩,他們在路上那股高興的勁頭似乎都抑制不住,這與我們大城市中的小孩真是不同,我想他們才更接近人的天性。

  第二天一早,阿塔大喇嘛帶我們去參觀他家,給我們看他在西藏和佛教大師們的合影,還帶我們去已被燒燬的納西經堂。在一個俯覽瀘沽湖的山頂上,有一片被燒燬的廟宇,只剩下殘垣斷壁,枯草萋萋,有一種殘破的美感。阿塔大喇嘛很善談,給我們講述了這段歷史。幾年前數十萬元建起的喇嘛廟被一場大火燒了個精光,於是‘納西經堂’這個著名景點多年來都是一片焦土。阿塔大喇嘛目前正在全力籌款重建經堂,這是有功德的一件事情,我們也捐了50元款,數量雖不多也算是表示支援。阿塔大喇嘛給我們唸經祝福,臨行送出很遠,還拿他身上的一串佛珠相贈,讓我們受之有愧。

  我們中午時分離開達祖村阿塔大喇嘛家,穿過川滇交界線到了瀘沽湖的雲南一側。最先到達的是小落水村,在這裡我們遇到網上名人藏族小夥賓馬和他熱情大方的杭州女友,他們正在建造新的旅舍。我們與之聊天甚歡,了解到很多瀘沽湖的歷史掌故,還把女孩唱歌的DV導出到他家的電腦上,這回終於又可以放心照相了。下午,路過俯視瀘沽湖角度絕佳的楊二車娜姆山間豪宅,可惜見不到這位風靡一時的摩梭族風雲人物。再翻過一座小山,在尼賽村古裏瑪家吃了飯,傍晚時分到達裏格半島。一路不見一個人影的孤單旅程到此終於結束了,裏格半島上大小酒吧餐館中高朋滿座賓客如雲一片歌聲震天燈火酒綠的熱鬧場景。對一個遠道而來的遊人來説,在一個鄉村田園的環境中建立起來的小資世界也算別有情調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