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古村落里的“流光歲月”(組圖)

時間:2010-06-22 14:14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三水大旗頭古村內的小巷(張國聲/東方IC)

  走過了許多城市,看過了許多美景,你是否迷失在地圖上的某一寸光陰,慨嘆著城市里的浮躁和喧囂?

  藍藍的天,潺潺的溪流,放慢的腳步,古民居、建築里的悠悠歲月……慶幸在廣東,還有許多前人留下的古村落,書寫著一種原生態,讓我們在炎熱的夏季里,可以坐上“時光穿梭機”,去尋找心底深處的清涼。

從化太平鎮錢崗古村全景。(張國聲 / 東方IC)

  珠三角:

  河網密布的珠三角,自古富庶,大量明清時期的古村落未隨時光消逝。這些古村在建築風格上各成一格,或窄門高屋,或鍋耳高牆,村中巷道整齊,水流通過,一派嶺南水鄉之景,展示著廣府鄉土的獨特韻味。

封開縣楊池古村全景。(張國聲 / 東方IC)

  先于從化的宋代陸氏遺居

  “鍋耳屋”的智慧結晶

  從化錢崗古村———

  先于從化的宋代陸氏遺居

  錢崗始建于宋代,是一條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比從化建縣的時間還早200年,故有“未有從化,先有錢崗”一說。

  古村坐落于從化市太平鎮,村里保留的房屋絕大多為清代所建,亦有宋代遺風。該村不僅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廣府民居的代表,其豐富的文物、古跡,亦表明從化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位于村中心的廣裕祠,為陸氏族人宗祠,據說與北京故宮同年而建,祠內的梁構底座被認為是倣照徽式民居的蓮花座而造。村西一塊9米長的封檐板名“江城圖”,再現了清鴉片戰爭前廣州珠江北岸的人文與自然景觀,堪稱廣州的“清明上河圖”。

  交通:廣州市區———105國道(廣從路)———太平鎮———118省道往增城方向———沙溪大道———錢崗村

  三水大旗頭古村———

  “鍋耳屋”的智慧結晶

  大旗頭村位于三水樂平鎮,村內的清代古建築群,是當時的水師提督鄭紹忠于光緒年間建成,為華南地區保存最完好、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築群落。村中格局,盡顯先人們在排污、防盜、逃生等方面的生活智慧。

  大旗頭村坐西向東,採用嶺南民居典型的梳式布局,村前一排祠堂組成完整,所有住宅整齊排列在巷道兩側,外來者誤闖進來,會以為踏入了迷宮。

  村內現存二百余間清末民居,屋頂兩旁皆是“鍋耳”設計,它不僅是舊時官帽上對耳的象徵,有“獨佔鰲頭”之意,更可在火災發生時,阻止火勢向鄰近房屋蔓延。

  交通:廣州市區———廣三高速———三水出入口下高速———樂平鎮———大旗頭村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