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去所謂的旅遊大巴與地鐵遊覽的陳舊方式,試著“低碳”一下,今天我們就像您推薦一種21世紀最流行的旅遊方式:坐著公交穿越紫禁城!雖有種老瓶裝新醋的感覺,但是真正這樣走下全程的人,對于四九城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一、中國箱式公交車的“鼻祖”
大1路(靛廠新村-四惠站)
運營時間:5:00-23:00
線路長度:23.2公里
單程最高票價:1.0元 票制:單一

許多外地的朋友都對北京“大1路”這個名字感到奇怪,都是同樣的車型,不知為什麼北京人偏偏把一路公共汽車稱為“大一路”,就是北京的一些年輕人,也有許多不知什麼原因,只是人雲亦雲跟著叫而已。
解放初期,北京市的公共交通有兩種,一種是汽車公司的公共汽車,一種是電車公司的有軌電車。有軌電車有10多路,公共汽車有20多路。當時的公共汽車,都是一位數兩位數的排序,其中有預留發展的空路。30路以上的是郊區車,30路以下的是市區車,以城門為界,郊區車不進城,市區車不出城,有軌電車只在城里跑。從復興門到建國門的公共汽車,因為是通過天安門廣場,又是走東西長安街全程,所以就被排為“1路”。

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這種加長公共汽車一直停留在試驗階段,于是就有了三大特點:一是實行全程“一票制”,不論乘坐幾站,都是一次1毛錢,而當時北京有軌電車的票價是3分、5分、7分……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的票價是4分、7分、11分……三站升一級;二是這種加長公共汽車,只有北京市才有,北京也只有1路才有;三是1路公共汽車全是加長的大車。就因為這些特點形成了1路的特殊性,這才形成“大一路”這麼個特殊的稱呼。
途徑景點:公主墳 軍事博物館 西單 天安門廣場 東單 日壇
公主墳

北京有個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墳。自從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映播後,人們對京西公主墳內埋葬的公主是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眾說紛紜。有的說是乾隆義女,有的說是金泰之妻,有的說是奇女孔四貞等。
不過創作于上世紀90年代的《還珠格格》至少3點違背了歷史:一是公主墳下埋著兩位公主,而不是一位;二是公主墳下埋著的是乾隆的孫女,而不是女兒;三是乾隆的女兒是公主,而不是格格。其實公主墳內的公主是誰,早在1965年修地鐵時,文物部門就對公主墳進行了考古挖掘,並參考歷史資料考證,謎底早已揭開。
在復興門外,復興路和西三環路交界處的街心花園,因過去曾葬有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兩位公主而得名公主墳,兩位公主分別葬東西兩邊,東邊葬的是莊敬和碩公主,她為嘉慶第三女,為和裕皇貴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佔地面積44公頃,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地面全部由經過特殊工藝技術處理的淺色花崗岩條石鋪成。每天清晨的升國旗和每天日落時分的降國旗是最莊嚴的儀式,看著朝霞輝映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心中升騰的是激昂與感動。
同時天安門廣場是無數重大政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是中國從衰落到崛起的歷史見證。天安門廣場于一九八六年被評為“北京十六景”之一,景觀名“天安麗日”。
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歷史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和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東側面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南側是兩座建于l4世紀的古代城樓--正陽門和前門箭樓,整個廣場宏偉壯觀、整齊對稱、渾然一體、氣勢磅薄。天安門兩邊是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這些雄偉的建築與天安門渾然一體構成了天安門廣場, 成為北京的一大勝景。
日壇

日壇位于朝陽門外東南,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以白石砌成一導方臺。壇面原為紅色琉璃,象徵太陽,清代改為方磚墁砌。現壇臺早已無存,只有四周的矮牆完好無缺。日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大明之神的地點,每年春分日出寅時行祭禮,文武百官相隨而至,浩浩蕩蕩。
建國後,這里經過綠化辟為公園,園中有涼亭、噴水池,花木山水,相映成趣。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金臺夕照”雖已成為傳說,但也能即新景而生懷舊之情。落日余暉之下,日壇公園以其古牆新樹迎接著遠近遊人。日壇又稱朝日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