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古村,“舊”得很真實,“殘”得很可愛,舊垣殘瓦之間,述說著光陰的故事。走過許多城市,看過許多美景之後,讓我們坐上“時光機”,去廣東古村落尋找心底深處的清涼!
三水大旗頭村 “鍋耳屋”里的舊時光
三水大旗頭村
大旗頭村位于三水樂平鎮,前身是北洋水師廣東提督鄭紹忠的家宅,當年慈禧太後大筆一揮,把用來救國的金錢用在了他的身上。所以有人說,大旗頭村是“老佛爺”的恩賜。
整個大旗頭村坐西向東,呈棋盤式布局;房屋密集整齊,街道縱橫交錯,四條直巷貫穿全村。據說每一條巷的巷口都曾裝有鐵閘,遇有盜匪時同時落下,整個村莊便成了一座堡壘。而巷間四通八達,很多樓宇都有天橋相通,外來者誤闖進來,會以為踏入了迷宮。
精彩看點
村內最值得玩味的,當數獨具嶺南特色的“鍋耳屋”。建于屋頂兩旁的“鍋耳”,曾是舊時官帽上對耳的象徵,又被稱作“鰲魚牆”,有“獨佔鰲頭”之意。除了象徵意義,當火災發生時,"鍋耳"能阻止火勢向鄰近房屋蔓延。一對對的“鍋耳”交織起伏,遠觀令人驚嘆。
在村內街道的兩旁,每隔數米便有一個鑿空成銅錢形狀的小孔,這是當地建築的又一特色--小孔下面是可排水的暗渠,能抵抗洪澇災害的入侵,足見當時人們的生活智慧。
食在古村
嘉魚是三水特產,曾是貢品,其嘴如老鼠、鱗在皮內,腹部特別多膏。而在大旗頭村的大榕樹下,常有當地居民出售自制的菜幹等物品。